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蒸豚(王中令既平蜀,捕逐餘寇,與步隊〖隊伍〗相遠,饑甚,乃入一村寺中。主僧醉甚箕踞,公怒,欲斬之。僧應對不懾,公奇而釋之。間求蔬食,僧云:「有肉無蔬。」公益奇之。餽以蒸豚頭,食之甚美。公喜,問僧:「止能飲酒食肉耶,抑有他技耶?」僧自言能詩。公令賦蒸豚詩,援〖操〗筆立成。詩云〖見下〗。公大喜,與紫衣,賜號爲蜀中詩僧。)

〔唐朝〕 村寺僧

嘴長毛短淺含臕,久向山中食藥苗。 蒸處已將蒸葉裹,熟時兼(一作「更」)用杏漿澆。 紅鮮雅稱食盤飣(一作貯),軟熟真堪玉筯挑。 若把羶根來比並,羶根只合喫(一作「喚」)藤條。 (《五代詩話》七引《百斛明珠》。 《全五代詩》六十引《東坡志林》)(〖1〗見《仇池筆記》卷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七。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巫山一段云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 羽轮飙驾赴层城。 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 倒尽金壶碧酒。 醺酣争撼白榆花。 踏碎九光霞。

    柳永 宋词
  • 木兰花令

    有个人人真攀羡。 问著洋洋回却面。 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闻早还却愿。 免使牵人虚魂乱。 风流肠肚不坚牢,祗恐被伊牵引断。

    柳永 宋词
  • 端正好

    每逢春来长如病。 玉容瘦、薄妆相称。 双欢未经成孤令。 奈厚约、全无定。 众禽啾唧声愁听。 相思事、多少春恨。 孤眠帐外银缸耿。 透一点、炉烟暝。

    杜安世 宋词
  • 千秋岁

    窥檐窗外。 酒力冲寒退。 风絮乱,琼瑶碎。 凌波争缭绕,点舞相萦带。 应惬当,凝香燕寝佳人对。 恰与花时会。 小阻寻芳盖。 犹自得,春多在。 日烘梅柳竞,翠入山林改。 但只恐,别离恨远如云海。

    丘崈 宋词
  • 念奴娇

    银蟾光满,弄馀辉、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粉涂墨晕,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别是一般,清瘦踪迹。 今夜翠葆堂深,梦回风定,因月才相识。 先自离愁,那更被、晓角残更催逼。 曙色将分,轻阴移尽,过眼难寻觅。 江南图上,画工应为描得。

    赵长卿 宋词
  • 鹧鸪天

    牙领番腾一线红。 花儿新样喜相逢。 薄纱衫子轻笼玉,削玉身材瘦怯风。 人易老,恨难穷。 翠屏罗幌两心同。 既无闲事萦怀抱,莫把双蛾皱碧峰。

    赵长卿 宋词
  • 水龙吟

    旧游曾记当年,凤城雨露开晴昼。 端门发钥,御炉烟暗,宫花影覆。 帝念民劳,俾乘轺传,暂临牛斗。 散阳和四照,春光万井,来小试、调元手。 职业才华竞秀。 汉廷臣、无出其右。 九重眷倚,频虚槐鼎,争迎衮绣。 爽气西山,绿波南浦,酿成芳酒。 趁锋车未到,霞觞共祝,百千长寿。

    石孝友 宋词
  • 少年游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 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匆匆归去,今夜泊前溪。 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姜夔 宋词
  • 水调歌头

    秋老楚天阔,光粲极南星。 郁葱瑞霭浮动,湘水舞湘灵。 方启流虹华旦,恰值绂麟弥月,嘉会庆千龄。 维岳绛神处,玉印注长生。 衣衮绣,袍练鹊,纽双萦。 民气和乐,雁到回地作欢声。 楚观连天境界,四景撩人风物,身世自蓬瀛。 剩酌金貂醁,飞诏到临蒸。

    章斯才 宋词
  • 木兰花慢

    问功名何处,算只合、付悠悠。 怕僮仆揶揄,长年为客,楚尾吴头。 春来故园渐好,似不应、不醉把春休。 剩买蒌蒿荻笋,河豚已上渔舟。 人间太半足闲愁。 蓑笠梦汀洲。 向桃杏花边,招邀同社,秉烛来游。 连台听渠拗倒,更麴生、元不厌诛求。 世事翻云覆雨,满怀何止离忧。

    黄机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