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逃屈放兩俱空,山止波流萬古同。 美惡不隨天地老,斷魂啼鳥一聲中。 (《嘉靖常德府志》十九《賦詠》)。
无
其他无
〔唐朝〕 無名氏
卷逃屈放兩俱空,山止波流萬古同。 美惡不隨天地老,斷魂啼鳥一聲中。 (《嘉靖常德府志》十九《賦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聞道經行處,山前與水陽。 磐聲深小院,燈影逈高房。 落宿依樓角,歸雲擁殿廊。 羨師閑未得,早起逐班行。
步出城東門,試騁千里目。 青山橫蒼林,赤日團平陸。 渭北走邯鄲,關東出函谷。 秦地萬方會,來朝九州牧。 雞鳴咸陽中,冠蓋相追逐。 丞相過列侯,羣公餞光祿。 相如方老病,獨歸茂陵宿。
夙夜甯無準,憂勤事萬機。 良宵猶未曙,深殿早求衣。 長樂鐘纔動,華胥夢已歸。 絲綸傳紫禁,黼黻進彤闈。 被處燭仍在,垂時星始稀。 豈(一作「恭」)惟漢文帝,因此致巍巍。 。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茆舍(《沅湘耆舊集》作「屋」)入深居。 (見《五燈會元》卷四、《古今禪藻集》卷七。 張靖龍云見董慶酉《四明詩幹》卷下引《鄞縣志》、明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首)(按:《沅湘耆舊集》卷十收作隱山和尚詩,似誤。 《全唐詩》卷八六○收許宣平《見李白詩又吟》,與此詩相似,唯異文較多。 檢最早記載許宣平詩事沈汾《續仙傳》,幷不載此詩。 杜文瀾《古謠諺》卷五二引《雲谷臥餘》謂初見于焦竑《焦氏類林》,似候許詩爲明人附會。 今互收。 )。
黃鳥垂楊一兩聲,流年流去不勝情。 已傷野徑鎖春色,空睡山窻愁月明。 金山真堪沽酒散,山河到了爲誰爭。 古人盡入平蕪去,虛對馮唐誇後生。
相逢一笑兩忘懷,夢遶親庭首重回。 世事難磨三尺喙,離愁都付一分盃。 秋生林薄歲時晚,水落江湖鴻鴈來。 賸作新詩頻寄我,天涯時對兩眉開。
春氷摇凍春水肥,小風卷沙梅雪飛。 東皇勸人作耕織,天雨粒粒機中絲。 田家喜說新年話,苔青映門竹枝亞。 有錢輸官官不嗔,滿地黄金不論價。
君不見杜陵野客老更狂,浣花溪上結草堂。 又不見謫仙世人皆欲殺,匡山讀書頭如雪。 二公同時鳴有唐,文章萬丈光艷長。 鈞天無人帝呼去,草堂書館今荒凉。 太平宰相張居士,外甥似舅金華子。 胸中萬卷杜陵翁,筆下千篇謫仙李。 向來衣冠拜僞楚,我乃宋臣惟有死。 何曾著眼癡宰相,况肯低顔驄御史。 天邊卿月落九疑,口誦離騷吊湘水。 誅茅築室小東山,天下蒼生望公起。 種梅志欲調商鼎,持斧夢刀聊爾耳。 公生長安我東嘉,天遣邂逅鄱江涯。 筆頭一語真戲劇,却將鐵面擬金華。 金華自是金閨彥,金口褒揚兩朝眷。 末須歸去金華山,行將入侍金華殿。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凉。 餘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埸。 芳草自隨征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世味真嚼蠟,閒趣覺雋永。 閉門讀舊書,拓牖豁微冏。 闚道忘一斑,反身得三省。 佳人不可招,妙處誰與領。 未刖聊晨門,已獻那泣郢。 向來真左計,只合事幽屏。 感君汪洋陂,洗我榮辱境。 逢原得新功,餘潤及古井。 筆端有轆轤,句法見馳騁。 梅花動鄉思,霜風吹鬢影。 言歸日在念,未策心已警。 咫尺看白雲,祇隔馮公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