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宿沃洲山寺

〔唐朝〕 魏徵

崆峒山叟到江東,荷杖來尋支遁蹤。 馬蹟幾經青草沒,仙壇依舊白雲封。 一聲清磬海邊月,十里香風澗底松。 何代沃洲今夜興,倚杖來聽赤城鐘。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四。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十據《輿地紀勝》卷四,錄此詩之後四句,作者作魏證。 陳耀東《全唐詩拾遺》據同治《嵊縣志》卷二四收本詩。 魏徵平生未至越中,友人趙昌平謂此詩格律非唐初所有,因疑非徵作。 因出處較早,姑仍錄存。 又按:《會稽掇英總集》,宋孔延之熙寧五年編。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八六該集提要云:「延之以會稽山水人物,著美前世,而紀錄賦詠,多所散佚。 因博加搜採,旁及碑版石刻,自漢迄宋,凡得銘志歌詩等八百五篇,輯爲二十卷。 」今自該集輯出唐人佚詩達百首之多。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长相思

    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 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欧阳修 宋词
  • 菩萨蛮

    朱帘乍卷层烟起。 露华深浅初疑洗。 困倚玉阑风。 绮罗知几重。 向人如有意。 不醉何时醉。 便得一枝红。 犹胜两鬓空。

    舒亶 宋词
  • 鹧鸪天

    已分江湖寄此生。 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 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朱熹 宋词
  • 薄幸

    桂轮香满。 送寒色、轻风剪剪。 又还是、幽窗人静,梅影参差初转。 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 漫快泻琼舟,浓熏宝鸭,终是心情差懒。 谩就枕,浑无寐,□听彻、天边飞雁。 闲愁消万缕,如何消遣。 绣衾□忆鸳鸯暖。 细思量、遍倚屏山,挑尽琴心,谁识相思怨。 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沈端节 宋词
  • 点绛唇

    啼鸟喃喃,恨春归去春谁管。 日和风暖。 绿暗闲庭院。 还忆当年,绮席新相见。 人已远。 水流云散。 空结多情怨。

    赵长卿 宋词
  • 东坡引

    茅斋无客至。 冰砚冻寒泚。 南枝喜入新诗里。 恼人频嚼蕊。 恼人频嚼蕊。 因思去腊江头醉。 倚动客兴伤春意。 经年自叹人如寄。 光阴如拈指。 光阴如拈指。

    赵长卿 宋词
  • 番枪子

    莫把团扇双鸾隔。 要看玉溪头、春风客。 妙处风骨潇闲,翠罗金缕瘦宜窄。 转面两眉攒、青山色。 到此月想精神,花似秀质。 待与不清狂、如何得。 奈向难驻朝云,易成春梦恨又积。 送上七香车春草碧。

    韩玉 宋词
  • 水调歌头

    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 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 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 末后生华发,再拜玉清翁。 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 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 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活火煮教浓。 笑指归时路,弱水海之东。

    葛长庚 宋词
  • 醉落魄・一斛珠

    瑶姬妙格。 冰姿微带霜痕拆。 一般恼杀多情客。 风弄横枝,残月半窗白。 孤山仙种曾移得。 结根久傍王猷宅。 欲笺心事呼云翮。 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

    张榘 宋词
  • 沁园春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 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 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 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仙飙。 琼枝璧月清标。 对千朵婵娟倾翠瓢。 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绿,冰霜词调,隐约轻桡。 细认金房,锺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 西风晚,看花开十丈,玉井非遥。

    刘清夫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