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生河洲,動搖因洪波。 蘭榮一何晚,嚴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植泰山阿。 文質道所貴,遭時用有嘉。 絳灌臨衡宰,謂誼崇浮華。 賢才抑不用,遠投荆南沙。 抱玉乘龍驥,不逢樂与和。 安得孔仲尼,爲世陳四科。 (見上海大衆書局《古今碑帖集成》。 )(按:詩帖爲大楷,云出靜木齋藏。 末署:「貞觀三年。 」原連作一首,詳詩意及押韻,當爲二詩。 此帖前代未見著錄,靜木齋亦不詳爲誰,是否魏徵所作,甚爲可疑。 今姑錄出,以俟考詳。 )。
无
其他无
〔唐朝〕 魏徵
靈芝生河洲,動搖因洪波。 蘭榮一何晚,嚴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植泰山阿。 文質道所貴,遭時用有嘉。 絳灌臨衡宰,謂誼崇浮華。 賢才抑不用,遠投荆南沙。 抱玉乘龍驥,不逢樂与和。 安得孔仲尼,爲世陳四科。 (見上海大衆書局《古今碑帖集成》。 )(按:詩帖爲大楷,云出靜木齋藏。 末署:「貞觀三年。 」原連作一首,詳詩意及押韻,當爲二詩。 此帖前代未見著錄,靜木齋亦不詳爲誰,是否魏徵所作,甚爲可疑。 今姑錄出,以俟考詳。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鍾陵春日好,春水滿南塘。 竹宇分朱閣,桐花間綠楊。 蹉跎看鬢色,留滯惜年芳。 欲問羇愁發,秦關道路長。
雪月相輝雲四開,終風助凍不揚埃。 萬重瓊樹宮中接,一直銀河天上來。 荆楚歲時知染翰,湘吳醇酎憶銜桮。 強題縑素無顏色,鴻雁南飛早晚迴。
江水向涔陽,澄澄寫月光。 鏡圓珠留徹,弦滿箭波長。 沈鉤搖兔影,浮桂動丹芳。 延照相思夕,千里共霑裳。
騷靈不可見,楚些竟誰聞。 欲采蘋花去,滄州隔暮雲。
不須頻悵望,且喜脫喧囂。 亦有終焉意,陂南看稻苗。
遠遊冒艱阻,深入勞存諭。 春去辭國門,秋還在邊戍。 軒車行未返,節序催難駐。 陌上悲轉蓬,園中想芳樹。 蜀山自紛糾,岷水恆奔注。 臨泛多苦懷,登攀寡歡趣。 永夕飛淫雨,崇朝蒸毒霧。 不求綏嶺桃,寧美邛鄉蒟。 白浪行欲靜,驄馬何嘗驅。 願接軺斾塵,聯翩東北騖。
萬里求文教,王春愴別離。 未(日本甲本注:「未,應作來。 」)傳不住相,歸集祖行詩。 舉筆論蕃意,焚香問漢儀。 莫言滄海濶,杯度自應知。 (同前)(按:此詩原署「台州臨縣令毛渙」,台州有臨海縣,無臨縣,「臨縣」應即指臨海縣,「臨」下脫去「海」字。 )。
野人不相識,偶坐爲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迴瞻林下路,已在翠微間。 時見雲林外,青峰一點圓。 (見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八。 )(按:原帖爲草書八行。 詩末有云:「近見崔法曹此詩,愛之不覺下筆也。 」岳珂跋云:「右唐無名人青峰詩帖真跡一卷。 帖亦與《奉禮》、《不倦》二帖相似,意皆出於習書之勤者,有小璽表焉。 」同卷跋《奉禮帖》,謂有貞觀初年風度。 )。
千年福壽自由人,萬象星羅仰在身。 寶馬不教龜鱉乳,嘉禾須問穀田神。 根株種植華池內,藥鼎煎催運火勻。 混沌分來皆是道,二儀交感八方親。
郎署新聞一進階,漢家臨遣重州臺。 人持澤節龍形出,路建風旟隼翼開。 千頃江禾年有瑞,萬盆吳繭俗豐財。 吟窗剩賞雲峰翠,即是踰朞報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