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春山口,公孫吏隱時。 楚歌催晚醉,蠻語入新詩。 桂水遙相憶,花源暗有期。 郢門千里外,莫怪尺書遲。
无
其他无
〔唐朝〕 韓翃
小縣春山口,公孫吏隱時。 楚歌催晚醉,蠻語入新詩。 桂水遙相憶,花源暗有期。 郢門千里外,莫怪尺書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阻他羅網到柴扉,不奈偷倉雀轉肥。 賴爾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歸。
人人來問此中妙,懷素自云初不知。 (見明汪珂玉《汪氏珊瑚網法書題跋》卷二《藏真草書清淨經》附劉世昌跋引)(按:《全唐詩》卷八○八收懷素詩二首,傳云:「懷素,京兆人,從玄奘法師出家,上元三年,詔住西太原寺,尋歸西京。 以草書名。 」此傳實將同名之另一僧事跡誤入。 玄奘法嗣懷素,事跡詳《開元釋教錄》卷九,《宋高僧傳》卷十四,精於四分律,未聞其能詩善書。 所收二詩,皆以草書名世之長沙僧懷素作。 《題張僧繇醉僧圖》,出《圖畫見聞志》卷五:「又僧繇曾作《醉僧圖》傳於世,長沙僧懷素有詩云〖略。 〗」又米芾《書史》云:「懷素草書『祝融高座對寒峰』綠絹帖兩行,此字最佳,石紫微常刻石。 」所引一句,即《寄衡嶽僧》之首句。 《沅湘耆舊集》卷十收二詩歸長沙草書僧,是。 )。
八萬四千同一理,事相差別立異名。 十二圍陀及疏論,慇懃三六不須生。
南土梅不貴,往往薪槱束。 倖然傍寒廳,久亦未見錄。 牆隈非所恨,自可凌冬發。 奈何瑶臺伴,辱近紫姑闥。 佳人雖薄命,時運忽來復。 一朝蒙閔嘆,移近東家屋。 孤根便靜深,池上映天碧。 我爲渠主人,梅是先生客。 且須創幽榭,賸與種脩竹。 炎荒無雪片,且對冰花馥。 西施佩生麝,姑射步微月。 何當見舊官,應使中腸熱。
天與風流春與嬌。
野人知我出門稀,男輟鉏耰女下機。 掘得茈菇炊正熟,一杯苦勸護寒歸。
客路泥塗正所憂,可堪雲物更油油。 向來結友輕千里,此去還家且一丘。 妙處自應從我得,躬行肯使歎吾猶。 兩賢定許相提挈,厚意何勝雜珮酬。
九摺湍溪九摺山,玉簪羅带互回環。 若爲脫得紅塵網,來結疎茆一兩間。
山木陰陰繫晚牛,水田漠漠任春鷗。 長歌大笑却歸去,長在農家今白頭。
一徑白雲明似雪,滿山紅葉豔於花。 過溪買酒等閑事,只恐客來非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