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 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 捨生非假命,帶死不關傷。 方知仙嶺側,爛斧幾寒芳。
无
其他无
〔唐朝〕 太宗皇帝李世民
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 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 捨生非假命,帶死不關傷。 方知仙嶺側,爛斧幾寒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 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 收穫辭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齋非一處,秀氣豁煩襟。
嫁得金吾子,常聞輕薄名。 君心如不重,妾腰徒自輕。
根柢雖然傍濁河,無妨終日近笙歌。 毿毿金帶誰堪比,還共黃鶯不較多。
桂枝輪卻正淒然,又被鸎聲聒晝眠。 唯有趙翁知仔細,相傳好語待來年。 (見《江南餘載》卷上。 )(〖1〗《江南餘載》:趙叟者,自保大之初至於開寶之季,嘗爲貢院門子,每歲放榜之後,或去或留,率慶慰之,若出於叟手然。 進士何蒙目前叟詩曰〖詩不重錄〗云云。 )。
芣苡生前徑,含桃落小園。 春心自搖蕩,百舌更多言。
與爾俱成淪沒世,艱難終日各東西。 胡笳曉聽心長共,漢月[宵](霄)看意自迷。 獨泣空房襟上血,孤眠永夜夢中啼。 何時骨肉園林會,不向天涯聞鼓鞞。
今朝是何夕,良人誰觀覿。 中心實憐愛,夜寐不安席。 (以上六首均見《文鏡秘府論校注》天卷《八種韻》)(按:《八種韻》節凡引詩九首,除梁蕭繹、唐王昌齡、李白各一首外,餘六首作者不詳。 王利器《文鏡秘府論校注》引任學良《文鏡秘府論校注》稿本云:「本節曾引王昌齡李白詩,疑係元兢《腦髓》之文,皎然《詩議》不致有此種瑣屑聲)(韻之論也。 」然兢爲高宗時人,安得引及李、王之詩。 其說未諦。 諸詩爲六朝至盛唐間作品,殆無可疑。 )。
山陰老僧解楞伽,潁陽歸客遠相過。 煙深草濕昨夜雨,雨後秋風渡漕河。 空山終日塵事少,平郊遠見行人小。 尚書磧上黃昏鐘,別駕渡頭一歸鳥。
橋外茅茨好,相過問酒錢。 李花今若此,白髮自茫然。 落日雲千步,春風雪一川。 明朝記來處,石澗響濺濺。
無朝無夕雨翻盆,村北村南水接天。 斷却市橋君莫笑,前頭野渡更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