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焚經臺

〔唐朝〕 太宗皇帝李世民

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僞築高臺。 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見《四部叢刊初編》影宋本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注。 日本《續藏經》本宋釋子昇、如祐輯《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稱此詩爲「唐太宗《題白馬寺》」。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以此詩歸無名氏,云「其聲調不類,要是後人妄託。 」然此詩徵引甚早。 《翻譯名義集》亦非僞妄之書。 同卷錄義淨三藏詩,亦初唐時人。 恐館臣之意不在聲類,而在此詩有玷太宗之盛德耳。 義淨詩亦誤錄。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已斥其妄。 初唐七律傳世甚少。 故重錄之。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渔家傲

    十一月新阳排寿宴。 黄锺应管添宫线。 猎猎寒威云不卷。 风头转。 时看雪霰吹人面。 南至迎长知漏箭。 书云纪候冰生妍。 腊近探春春尚远。 闲庭院。 梅花落尽千千片。

    欧阳修 宋词
  • 忆秦娥

    春山寂。 佳人凝笑山南陌。 山南陌。 东风寒浅,绛罗衫窄。 阑干倚处云如幂。 晚来雨过胭脂滴。 胭脂滴。 啼妆难劝,且须欢伯。

    李处全 宋词
  • 长相思

    东梁山。 西梁山。 占断长江相对闲。 古今双鬓斑。 天漫漫。 水漫漫。 人事如潮多往还。 浅颦深恨间。

    黄机 宋词
  • 更漏子

    柳初眠,花正好。 又被雨催风恼。 红满地,绿垂堤。 杜鹃和恨啼。 对残春,消永昼。 乍暖乍寒时候。 人独自,倚危楼。 夕阳多少愁。

    吴潜 宋词
  • 沁园春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 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

    李曾伯 宋词
  • 感皇恩

    官小宦游初,清贫如旧。 小簇杯盘旋篘酒。 虽然微禄,不比他们丰厚。 也知惭愧是,皇恩受。 富贵千般,享之惟寿。 心地平时到头有。 摩挲铜狄,祝望比他长久。 鼎来荣贵待,通闺后。

    赵孟坚 宋词
  • 惜秋华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 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 葱葱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 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绿水暂如许。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 眉妩。 问别来、解相思否。

    吴文英 宋词
  • 惜秋华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 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 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 相携。 试新妆乍毕,交扶轻醉。 长记断桥外。 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 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 愁边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声里。 风起。 舞斜阳、阑干十二。

    吴文英 宋词
  • 醉桃源・阮郎归

    千丝风雨万丝晴。 年年长短亭。 暗黄看到绿成阴。 春由他送迎。 莺思重,燕愁轻。 如人离别情。 绕湖烟冷罩波明。 画船移玉笙。

    翁元龙 宋词
  • 瑶花慢

    朱钿宝玦。 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 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 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 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 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 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周密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