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數下畢,今我(項校「代」)少高門。 錢少婢不嫁,財多奴共婚。 各各服(項校「販」)父祖,家家賣子孫。 自言望性(項校「姓」)望,聲盡不可論。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梵志
古人數下畢,今我(項校「代」)少高門。 錢少婢不嫁,財多奴共婚。 各各服(項校「販」)父祖,家家賣子孫。 自言望性(項校「姓」)望,聲盡不可論。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至白涅不緇,至交淡不疑。 人生靜躁殊,莫厭相箴規。 膠漆武可接,金蘭文可思。 堪嗟無心人,不如松栢枝。
長策東鞭及海隅,黿鼉奔起鬼神趨。 憐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間有死無。
上水船,船底破。 好看客,莫倚柁。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 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更(《燈錄》作「猶」)莫(黃庭堅書本作「何用」)算。 兀然無事坐(黃作「事」),何曾有人喚? 向外覓功(黃作「工」)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畜一粒,逢飯但知{埶/食}(黃作「知{口馵}」,《燈錄》同黃,注:「陟立切」)。 世間多少(黃作「事」)人,相趁渾不及。 我不樂生(黃作「昇」)天,亦不愛福田。 饑來喫飯(黃作「饑來一鉢飯」),困來即臥(黃作「展脚」《燈錄》無「臥」字)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賢(《燈錄》作「焉」,黃作「愚人以爲笑,智者謂之然」)。 不是癡鈍,本體如然。 (此下黃多「非愚亦非智,不是空中去」二句)要去即去,要住即住(二「即」字,黃皆作「如是」)。 身被(《燈錄》作「披」)一破[衲](納)(從《燈錄》改),脚著孃生袴。 多言復多語,由來反相悮(黃作「誤」)。 若欲度衆生,無過且自度。 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 妙性及靈臺,何曾受[薰](勳)(從《燈錄》改)煉(黃作「鍊」)。 心是無事心,面是孃生面。 劫石可移動(黃作「動搖」),箇中難(《燈錄》作「無」)改變。 無事本無事(黃無以上三字),何須讀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箇中意。 種種勞筋骨,不如林間(《燈錄》作「下」)睡兀兀。 舉頭見日高(黃作「出」),乞飯從頭餧(《燈錄》、黃作「𢫫」)。 將功用功,展轉冥朦。 取則(《燈錄》作「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絕慮[忘](志)(從黃書本改,《燈錄》作「亡」)緣。 巧說不得,只用心傳。 更有一語,無過直與。 細如(黃作「極」)毫(《燈錄》作「豪」)末,[大](本)(從《燈錄》改)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黃作「常秋」)。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山雲當幕(《總勝》作「賞慕」),夜月爲鉤(《燈錄》、《總勝》、《沅湘》二句均在「臥藤」二句前)。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總勝》二字至乙)無慮,更須(《燈錄》等均作「復」)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總勝》作「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總勝》作「不死不生」)。 兀然無事坐(《總勝》作「箇事」),春來草自青。 (見《祖堂集》卷三,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宋本《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宛委別藏》本《南嶽總勝集》卷下、《沅湘耆舊集》卷十引《林間錄》及《王梵志詩輯校》卷六據石刻拓本錄黃庭堅書此詩對校。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清高士奇《江村消夏錄》卷二《黃庭堅書梵志詩卷》收此詩歸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實誤。 《江村消夏錄》收該卷後有庭堅自跋,並未以爲梵志詩。 以此詩歸梵志,始於卷末董其昌跋。 今唐宋多種典籍皆作懶殘作,其昌逞臆之說,應予否定。 )。
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親揮賜禁林。 地望轉從今日貴,君恩無似此時深。 宴回上苑花初發,麻就中宵月未沈。 衣惹御香拖瑞錦,筆宣皇澤灑春霖。 院門不許閑人入,仙境寧教外事侵。 我直承明踰二紀,臨川實動羨魚心。
放行把住謾周遮,一段風流出當家。 不是當年漆桶破,爭能撒土又拋沙。
高田土可籭,下田不受犁。 遺蝗憂插啄,况乃麥未齊。 赤子天自憐,溝壑忍見擠。 雨逐新歲來,停雲忽凄凄。 莫辭三日霖,爲作一尺泥。 汪汪既沒膝,灧灧仍拍隄。 漸看蓑笠出,笑語喧畛畦。 我欲與寓目,父老同攀躋。 此身羣萬生,擾擾舞甕雞。 曾亦無幾求,脫粟配羹藜。 永言故隴耕,老眼路凄迷。 好收歛手版,鋤耰歸自携。
平生不持面看人,寧作五湖雲水身。 忍窮閉門豈自苦,是中有味敵八珍。 酒杯瀲灩鼓吹作,我自悲吒人自樂。 更闌坐睡不得去,如鷹在鞲虎遭縛。 丈夫歡樂自有時,遇酒先怯非予衰。 萬騎擊胡青海岸,此時意氣令君看。
書生本欲輩莘渭,蹭蹬乃去爲詩人。 囊中略有七千首,不負百年風月身。
太行巫峽費車舟,休向滄溟認一漚。 日下冰山難把玩,雨中土偶任漂流。 元無刻木牽絲技,但合收繩卷索休。 惟有酒缸并飯甑,却須秔秫十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