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迴波樂 四十七

〔唐朝〕 王梵志

天下大癡人,皆悉爭名利。 聞好耳卓豎,道□□□□。 □□□□□,各自稱賢智。 一朝糞袋冷,合本總失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江行無題一百首 九十三

    新野舊樓名,潯陽勝賞情。 照人長一色,江月共淒清。

    錢起 唐宋诗
  • 溫門山

    早入溫門山,羣峰亂如戟。 崩崖欲相觸,呀豁斷行跡。 脫屐尋淺流,定足畏欹石。 路盡十里溪,地多千歲栢。 洞門晝陰黑,深處惟石壁。 似見丹砂光,亦聞鍾乳滴。 靈池出山底,沸水沖地脈。 暖氣成濕煙,濛濛窗中白。 隨僧入古寺,便是雲外客。 月出天氣涼,夜鐘山寂寂。

    王建 唐宋诗
  • 贈張員外兒

    張公一子才三歲,聞客吟聲便出來。 喚物舌頭猶未穩,誦詩心孔迥然開。 天生便是成家慶,年長終爲間世才。 月裏桂枝知有分,不勞諸丈作梯媒。

    杜荀鶴 唐宋诗
  • 首夏猶清和聯句

    記得謝家詩,清和即此時。 餘花數種在,密葉幾重垂。 芳謝人人惜,陰成處處宜。 水萍爭點綴,梁燕共追隨。 亂蝶憐疎蘂,殘鶯戀好枝。 草香殊未歇,雲勢漸多奇。 單服初寧體,新篁已出籬。 與春爲別近,覺日轉行遲。 繞樹風光少,侵階苔蘚滋。 惟思奉歡樂,長得在西池。

    裴度 唐宋诗
  • 訪邱員外丹(題擬)

    五月五日日亭午,獨自騎驢入山隝。 來到君家不見君,下驢倚杖叩君戶。 驚起山童開山扉,黃犬摇尾銜人衣。 試問先生住何處,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歸。 引我池中看釣磯,池中數箇白鷗兒,見人慣後癡不飛。 待君歸來君未歸,卻復騎驢下翠微。 (見仁和張大昌輯《臨平記補遺》卷四。 )(《全唐詩續補遺》卷六據《咸淳臨安志》卷九五《紀遺》收此詩,題作《謁丘真人不遇》,今刪彼存此,錄其異文如次:「亭午」作「卓午」,「入山」作「上山」,「歸來」作「君歸」。 )(〖1〗《臨平記補遺》:「曲園先生曰:『沈〖沈謙〗記於唐人贈邱丹詩悉錄之,而失錄此詩。 按此詩見宋陳郁《藏一話腴》,云「邱本唐人,棄官學道於此,顧況訪之」云云。 有詩無題。 姑據《話腴》題爲《訪邱員外丹》,未知原題云何也。 』」)。

    顧况 唐宋诗
  • 雪晴寄劉殿撰

    半氈半幅一羌床,寒淡家風肖老龐。 容易著身藏北斗,等閑開口吸西江。 龕燈梵夾香摇几,茅屋禪蒲雪照窗。 方外友於思對麈,隱人胸次作舂撞。

    釋正覺 唐宋诗
  • 花飛

    雨暗連兵氣,花飛點客愁。 寓居皆野寺,相過只扁舟。 不作新塘去,還爲後泖遊。 盤飧雖杞菊,得飽勝椎牛。

    張元幹 唐宋诗
  • 洪善慶興祖偕訪昇上人即景次韻

    地僻僧栖隱,茆庵曲逕通。 雲浮秋水白,霞奪蓼花紅。 野鳥當窗下,疏烟入畫中。 采菱人未散,歸棹且從容。

    顧禧 唐宋诗
  • 題鑑止軒

    安身南北皆吾里,勿較使行兼尼止。 心猶泥絮吹不起,豈有顔甲生微泚。 方塘凈綠含真理,與我娛嬉聊爾爾。 佳處難言還隠几,冷煖自知如飲水。

    陳棣 唐宋诗
  • 桂源早行

    聞雞已行邁,策馬更徘徊。 月色依山盡,秋聲带雨來。 自堪悲玉璞,誰復築金臺。 薄宦空羈束,西齋長綠苔。

    余靖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