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旦早暉通,城烏漸颺空。 聲喧高疊(疑)外,曲韻楚琴中。 樓寒映曉日,竿迥噪朝風。 雖狎金墉上,獨(一作「猶」)畏虎賁弓。 (同書卷三二八)(按:王拊事跡不詳。 《英華》錄前詩於王胄詩後,駱賓王前,錄後詩於楊師道詩後,李嶠詩前,因知爲初唐人。 )。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拊
霜旦早暉通,城烏漸颺空。 聲喧高疊(疑)外,曲韻楚琴中。 樓寒映曉日,竿迥噪朝風。 雖狎金墉上,獨(一作「猶」)畏虎賁弓。 (同書卷三二八)(按:王拊事跡不詳。 《英華》錄前詩於王胄詩後,駱賓王前,錄後詩於楊師道詩後,李嶠詩前,因知爲初唐人。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衫稱少年。 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復恐蘭膏汙纖指,常遣傍人收墮珥。 衣裳著時寒食下,還把玉鞭鞭白馬。
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 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 殊鄉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客處偷閑未是閑,石楠雖好懶頻攀。 如何風葉西歸路,吹斷寒雲見故山。
我在河東時,使往定襄里。 定襄諸小兒,爭訟紛城市。 長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謗書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牽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 我來折此獄,五聽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嘗施鞭箠。 是時三月暮,遍野農桑起。 里巷鳴春鳩,田園引流水。 此鄉多雜俗,戎夏殊音旨。 顧問邊塞人,勞情曷云已。
山下溪邉阿母家,春雷初過茗生芽。 馬頭睡思濃無那,一椀何妨泛乳花。
現成公案,百匝千重。 峻如嶮崖,平如鏡面。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久思廬山遊,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陰雲知我來,收歛入山腹。 須臾變光景,盡出一山綠。 宛如几案間,青銅鑄巖谷。 又如牆壁上,古畫挂圖軸。 水光晚蒼茫,風氣秋肅穆。 明朝南康岸,艤棹陟山麓。 歡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羣山相望有無間,髣髴三生常往還。 不用張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
歲月都將麴糵埋。
凌晨小雨壓塵輕,閑憶登高望禁城。 樹色連雲春泱漭,風光著草日晴明。 看榆吐莢驚將落,見鵲移巢忽已成。 誰向兒童報歸日,爲翁寒食少留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