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側書易,我道側書[難]。 側書還側讀,還須側眼[看]。 (二詩均錄自郭沫若著《出土文物二三事》附一九六九年吐魯番阿塔那唐墓出土卜天壽抄本《論語鄭氏注》卷末詩詞業片。 原詩有訛缺,從郭沫若、龍晦二人說增改。 )(按:卜天壽《論語》抄本後寫有《十二月三臺詞》一首又一句半、五絕六首。 前者顯然爲抄錄時曲。 後六首,郭沫若以爲僅第一首爲卜天壽自作,另五首皆係抄錄民間流傳的舊詩。 龍晦則以爲第五首亦爲卜天壽自作。 今從二人說繫二詩於卜天壽名下,餘皆錄入本書卷五十六無名氏詩內。 )。
无
其他无
〔唐朝〕 卜天壽
他道側書易,我道側書[難]。 側書還側讀,還須側眼[看]。 (二詩均錄自郭沫若著《出土文物二三事》附一九六九年吐魯番阿塔那唐墓出土卜天壽抄本《論語鄭氏注》卷末詩詞業片。 原詩有訛缺,從郭沫若、龍晦二人說增改。 )(按:卜天壽《論語》抄本後寫有《十二月三臺詞》一首又一句半、五絕六首。 前者顯然爲抄錄時曲。 後六首,郭沫若以爲僅第一首爲卜天壽自作,另五首皆係抄錄民間流傳的舊詩。 龍晦則以爲第五首亦爲卜天壽自作。 今從二人說繫二詩於卜天壽名下,餘皆錄入本書卷五十六無名氏詩內。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晚景孤村僻,行軍數騎來。 交新徒有喜,禮厚媿無才。 賞靜憐雲竹,忘歸步月臺。 何當看花蘂,欲發照江梅。
蔥翠梢雲質,垂彩暎清池。 波泛含風影,流搖防露枝。 龍鱗漾嶰谷,鳳翅拂漣漪。 欲識凌冬性,唯有歲寒知。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處曾經同望月?櫻桃樹下後堂前。
朝朝翠山下,夜夜蒼江曲。 復此遙相思,清尊湛芳綠。
溫洛年光早,皇州景望華。 連鑣尋上路,乘興入山家。 輕苔網危石,春水架平沙。 賞極林塘暮,處處起煙霞。
大聖威靈地,安公宴坐蹤。 未知長寂默,不見久從容。 塔影高羣木,江聲壓暮鐘。 此遊幽勝後,來夢亦應重。
窗外西風竹數竿,秋聲終夜趣歸鞍。 吾廬此去八百里,歸到家時天未寒。
別岸香風起,橫塘夕霧開。 歌須靜婉至,步憶貴妃來。 折藕冰絲剩,翻荷孔蓋回。 曾經佛圖咒,解厭柏梁災。 盛府開爲幕,騷人借作媒。 謝才方麗句,卓寡比愁腮。 有薏緣誰苦,名蓮固自猜。 簪形侵寶髻,燭柄近宮煤。 游羨龜巢密,看防漏葉催。 使君迷已久,落晚且徘徊。
平生愛山每自嘆,舉世但覺山可玩。 皇天憐之足其願,著在荒山更何怨。 南窮閩粤西蜀漢,馬蹏幾歴天下半。 山横水掩路欲斷,崔嵬可陟流可亂。 春風桃李方漫漫,飛棧凌空又奇觀。 但令身健能強飯,萬里只作遊山看。
呂城望奔牛,道里不作遠。 徙倚不容前,奈此河流淺。 窘步客懷惡,癡坐僕夫倦。 班荆得兩生,晤語忘旦晚。 文卷得細披,湯餠亦粗辦。 生須朋從樂,時亦慰連蹇。 長吟行路難,回首偶耕願。 卜鄰儻君等,老我幸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