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唐朝〕 李嶠

蒙恬芳軌設,遊楚清音列。 形通天地規,絃寫陰陽節。 鄭音既寥亮,秦聲復凄切。 君聽陌上桑,爲辨羅敷潔。 (以上見《佚存叢書》本《李嶠雜詠百二十首》卷下)(按:《佚存叢書》本《李嶠詠百二十首》,所錄諸詩文字與《全唐詩》所載者差異較大。 以上二詩完全不同,故另錄出。 有一句或數句不同者,錄如次。 僅個別文字不同者從略。 〖1〗《風》首二句作「落日正沈沈,微風生北林」。 〖2〗《霧》三四兩句作「別有丹山霧,玲瓏素月明」。 〖3〗《梨》五六兩句作「春暮條應紫,秋來葉正紅」。 〖4〗《樓》三四兩句作「落星臨畫閣,井幹起高臺」。 〖5〗《橋》後四句作「巧作七星影,能圖半月輝。 即今滄海宴,無復白雲威」。 )(〖6〗《簾》首二句作「曉風清竹殿,初日映秦樓」。 第三句作「曖曖籠珠網」。 第五句作「窗中月影入」。 〖7〗《扇》第二句作「蒲葵實曉清」。 第五句作「逐暑含風轉」。 第七句作「還取同心契」。 〖8〗《墨》第六句作「皂疊映逾沈」。 〖9〗《刀》第五句作「割錦紅鮮裏」。 〖10〗《彈》首句作「俠客遙相望」。 三四兩句作「共持蘇合彈,來此傍垂楊」。 末二句作「莫欣黃雀至,須憚微軀傷」。 〖11〗《琵琶》首句作「裁規勢漸團」。 〖12〗《珠》末二句作「誰憐被褐者,懷寶自多才」。 〖13〗《綾》第二句作「爲衾值漢君」。 五六兩句作「色帶冰綾影,光含霜雪文」。 〖14〗《素》五六兩句作「碪杵調風響,綾紈寫月輝」。 〖15〗《錦》第七句作「若逢朱太守」。 〖16〗《布》三四兩句作「瀑泉飛掛鶴,浣火有炎光」。 末句作「來穆採花芳」。 另伯三七三八卷存李嶠雜詠二首又四句,斯五五五卷存六首又三句,其文字與《全唐詩》有較多不同,錄其要者如次。 伯三七三卷載《鳳》第六句作「頻過潁水湯」。 《兔》五、六、七三句作「漢殿跧容伏,梁園隱迹微,方知感純孝」。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崔十八新池

    愛君新小池,池色無人知。 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醉畫王處士

    幾年乘興住南吳,狂醉蘭舟夜落湖。 別後鶴毛描轉細,近來牛角飲還麄。 同餐夏果山何處,共釣秋濤石在無。 關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繞寰區。

    李洞 唐宋诗
  • 竹籬疎見浦,茅屋漏通星。

    陳蓬 唐宋诗
  • 偈十三首 其二

    雪峰五月五日,不假神符妙術。 只有頂門一錐,鐵佛也須汗出。

    釋慧空 唐宋诗
  • 西齋秋晚

    霜華零暮節,日氣淡長穹。 池減無留潦,林寒少罷風。 蟲鳴星杼促,蟬起露緌空。 隠几無紛慮,窺園嗜晚菘。

    宋祁 唐宋诗
  • 送明老遊雁蕩五首 其三

    吾兒此地偶鍾英,紹我家風尚典刑。 所幸吾師知此意,殷勤爲我謝山靈。

    吳芾 唐宋诗
  • 鄧通城

    相公舊築與雲平,千載氈裘尚震驚。 多少金錢滿天下,不知更有鄧通城。

    李石 唐宋诗
  • 迓泉守晚宿囊山

    山木轉斜暉,秋風動客衣。 露華侵坐冷,星宿傍簷稀。 樓迥鐘聲隠,更長燭影微。 年來倦奔走,早覺利名非。

    黄公度 唐宋诗
  • 幽居初夏四首 其三

    長歌嫋嫋插秧天,小繖翻翻入市船。 高棟巢乾初乳燕,綠槐陰密已鳴蟬。 只言末俗人情惡,未廢先生日晏眠。 推枕起來閑弄筆,銅蟾手自挹寒泉。

    陸游 唐宋诗
  • 南塘寒食書事

    埂外新陂綠,岡頭宿燒紅。 裹魚蒸菜把,饋鴨鎖筠籠。 酒侶晨相命,歌場夜不空。 土風并節物,不與故鄉同。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