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雄規□,□□在□□。 □空歇滅(下缺)。 (見《文物參考資料》一九五七年第三期刊俞同奎《安濟橋補充文獻附石刻拓片》)(按:劉義詩附崔恂詩後,惜漫漶太甚,僅餘十數字。 崔恂詩已收入《全唐詩補逸》卷五。 俞文又謂同時所出有另一石,前半已漫漶,後數行尚可辨,可確定二詩作年,錄如次:□元八年九月□□□□□□李于時□□□□□崔恂任深州□史□□□還此橋過喜其壯麗命舊詩云□志並七年春。 俞同奎考定「□元八年」爲開元八年,幷謂崔恂七年春另有一詩刻石,迄未發現。 )。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義
□壯雄規□,□□在□□。 □空歇滅(下缺)。 (見《文物參考資料》一九五七年第三期刊俞同奎《安濟橋補充文獻附石刻拓片》)(按:劉義詩附崔恂詩後,惜漫漶太甚,僅餘十數字。 崔恂詩已收入《全唐詩補逸》卷五。 俞文又謂同時所出有另一石,前半已漫漶,後數行尚可辨,可確定二詩作年,錄如次:□元八年九月□□□□□□李于時□□□□□崔恂任深州□史□□□還此橋過喜其壯麗命舊詩云□志並七年春。 俞同奎考定「□元八年」爲開元八年,幷謂崔恂七年春另有一詩刻石,迄未發現。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煙渚雲帆處處通,飄然舟似入虛空。 玉桮淺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終。 黃夾纈林寒有葉,碧琉璃水淨無風。 避旗飛鷺翩翻白,驚鼓跳魚撥剌紅。 澗雪壓多松偃蹇,巖泉滴久石玲瓏。 書爲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詩寄浙東。 軍府威容從道盛,江山氣色定知同。 報君一事君應羨,五宿澄波皓月中。
昨夜蕃兵報國讐,沙州都護破涼州。 黃河九曲今歸漢,塞外縱橫戰血流。
三月時將盡,空房妾獨居。 蛾眉愁自結,鬢髪沒情梳。
正月開陽和,通門緝元化。 穆穆睟容歸,豈爲明燈夜。 高山大風起,肅肅隨龍駕。
此道存亡仁不仁,遺編所載豈其真。 若非象外冥心契,寧向環中得意新。 玉麈有文堪悟道,錦囊無句不藏春。 簞瓢倘可分留客,更欲聞君一語親。
雲巖市聲中,竹源山色處。 平生幾兩屐,惟樂取意去。 晨光霽老春,飛蓋雙溪路。 沙平水漫流,雲散天全露。 逶迤經淺坂,窈窕穿崇樹。 綠登方怒舒,紅竟忽繁雨。 斯焉得小休,境熟來已屢。 徵君常主盟,呼吸名勝聚。 子休心鐵石,太叔語韶頀。 鼎鼎吳劉陳,俱有不凡度。 余衰氣不華,清遨慚輒與。 未渠推遠之,政以枵然故。 九賓既雲集,一士乃鴻翥。 毋多溷幽人,蔬茗煩草具。 叢談雜莊謔,泛閲披黄素。 豐鎸辨活筆,始畫窮真數。 解衣半日許,萬古回胸膆。 西窗引虛明,汛灑延晚步。 懶身厭依隨,靜若超羈馭。 博山真起予,浮烟一枝騖。
峯間碧琅玕,清風五月寒。 欲題無好語,支枕卷簾看。
剡水照人碧,剡山隨眼青。 我來非雪興,慚上戴溪亭。
漸近重陽天氣嘉,數椽茆屋淡生涯。 山童擁篲掃黄葉,鄰女傍籬收碧花。 避俗要生輪四角,出門何啻路三义。 晚窗酒盡無多嘆,試問前村好事家。
風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風聲翻海濤,雨點墮車軸。 拄門那敢開,吹火不得燭。 豈惟漲溝溪,勢已卷平陸。 辛勤藝宿麥,所望明年熟。 一飽正自艱,五窮故相逐。 南鄰更可念,布被冬未贖。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