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桃源行

〔唐朝〕 包融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兩邊種來久,流水一道何時有? 垂條落蕋暗春風,夾岸芳菲至山口。 歲歲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爲厚。 時有仙鳥來啣花,曾無世人此携手。 可憐不知若爲名,君任(一作「往」)從之多所更。 古驛荒橋平路盡,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見維舟登覽處,紅堤綠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從仙隱,令人晚節悔營營。 (見《文苑英華》卷三三二)(按:明刻本《文苑英華》收此詩失署名,《全唐詩》卷七八六遂收歸無名氏。 按《吟窗雜錄》卷四六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一首,前二句與此詩二句同,後二句作「先時見者爲誰耶,源水今流桃復花」。 《全唐詩》卷一一四已收入。 《吟窗雜錄》爲北宋末蔡傳編,保存唐詩甚豐,惟多爲節錄。 其錄爲包融詩,當可信。 《英華》所錄前三句,疑脫去一句。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鳴雁行

    朔風動地來,吹起沙上聲。 閨中有邊思,玉筯此時橫。 莫怕兒女恨,主人烹不鳴。

    陸龜蒙 唐宋诗
  • 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

    蔡子勇成癖,彎弓西射胡。 健兒寧鬬死,壯士恥爲儒。 官是先鋒得,材緣挑戰須。 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雲幕隨開府,春城赴上都。 馬頭金狎帢,駝背錦糢糊。 咫尺雲山路,歸飛青海隅。 上公猶寵錫,突將且前驅。 漢使黃河遠,涼州白麥枯。 因君問消息,好在阮元瑜。

    杜甫 唐宋诗
  • 燕詩示劉叟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却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爲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白居易 唐宋诗
  • 九月十一日寄陳郎中

    我多吏事君多病,寂絕過從又幾旬。 前日龍山煙景好,風前落帽是何人。

    徐鉉 唐宋诗
  • 松樹有死枝,塚上唯莓苔。 石門無人入,古木花不開。 綠竹歲寒在,故人衰老多。 月色靜中見,泉聲深處聞。 古觀茅山下,諸峯欲曙時。 真人是黃子,玉堂生紫芝。 禪門至六祖,衣鉢無人得。 古墓碑表折,荒壠松柏稀。 秋深知氣正,家近覺山寒。 山僧不記重陽日,因見茱萸憶去年。 今非古獄下,莫向斗邊看。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窗風枯硯水,山雨慢琴弦。

    靈澈 唐宋诗
  • 簡池(句)(簡池獨劉氏三溪號一郡之勝。)

    入蜀最宜遊簡郡,尋山須是訪劉家。 (《輿地紀勝》一四五《簡州》)(〖1〗詩後原注:「此古詩也,簡池獨劉氏三溪號一郡之勝。 」劉氏指劉昊,北宋天聖中人,其先人唐僖宗時遷簡州。 )。

    無名氏 唐宋诗
  • 緣識 其一一

    眼識諸緣相,行持妙法存。 明開邪見性,不見有無根。

    宋太宗 唐宋诗
  • 雪 其二

    大地纖毫色色空,寥天望極一鴻濛。 夜凝冷浸梅魂月,朝拂輕回縞带風。 身世密移塵境外,乾坤收入玉壺中。 虛堂瑞草瓊林合,壓盡蓬萊第一峰。

    李石 唐宋诗
  • 燕山道中見桃花

    今日風橫車少塵,卷帷聊看塞垣春。 已驚漠漠花經眼,也有濛濛絮撲人。

    韓元吉 唐宋诗
  • 地爐

    穴處嘗聞太古時,規爐鑿地亦幾希。 便成簡易真淳俗,坐喚兒孫共打圍。

    姜特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