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曉入翔鴛閣,直舍旁連浴鳳池。 (見明刻本《錦繡萬花谷後集》卷十)。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說
分班曉入翔鴛閣,直舍旁連浴鳳池。 (見明刻本《錦繡萬花谷後集》卷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張翁對盧叟,一榼山村酒。 傾酒請予歌,忽蒙張翁呵。 呵予官非屈,曲有怨詞多。 歌罷謝張翁,所思殊不同。 予悲方爲老,君責一何空。 曾看樂官錄,向是悲翁曲。 張老聞此詞,汪汪泪盈目。 盧叟醉言麄,一杯凡數呼。 迴頭顧張老,敢欲戲爲儒。
疎散過閑人,同人不在秦。 近來驚白髮,方解惜青春。 僻寺居將遍,權門到絕因。 行藏如此輩,何以謂謀身。
亭北敞靈溪,林梢與檻齊。 野雲來影遠,沙鳥去行低。 晚渡明村火,晴山響郡鼙。 思鄉值搖落,賴不有猨啼。
處處兵戈路不通,却從山北去江東。 黃昏欲到壺關寨,匹馬寒嘶野草中。
他道側書易,我道側書[難]。 側書還側讀,還須側眼[看]。 (二詩均錄自郭沫若著《出土文物二三事》附一九六九年吐魯番阿塔那唐墓出土卜天壽抄本《論語鄭氏注》卷末詩詞業片。 原詩有訛缺,從郭沫若、龍晦二人說增改。 )(按:卜天壽《論語》抄本後寫有《十二月三臺詞》一首又一句半、五絕六首。 前者顯然爲抄錄時曲。 後六首,郭沫若以爲僅第一首爲卜天壽自作,另五首皆係抄錄民間流傳的舊詩。 龍晦則以爲第五首亦爲卜天壽自作。 今從二人說繫二詩於卜天壽名下,餘皆錄入本書卷五十六無名氏詩內。 )。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羣。 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
不著名身與句身,逈然超過亦無真。 誰知終日騰騰者,便是當来本分人。
升太微,法璇璣。 闢紫宮,清九圍。 甄符命以膺曆,廓氛祲而建靈旗。 同車書之文軌兮,納民物於雍熙。 噫嘻,惟仁惟義,則吾知其能所以保持。
園清無瑕二三月,時見遊絲轉空闊。 誰人寫此一段奇,著紙春風吹不脫。 紛紜糾結疑非書,安得龍蛇如許癯。 神縱政喜縈不斷,老眼只愁看若無。 定知苗裔出飛白,古人妙處君潛得。 勿輕漠漠一縷浮,力道可採千鈞石。 睠予弟兄情不忘,軸之遠寄悠然堂。 謝公遺髯凜若活,衛后落鬒摇人光。 翻思長安夜飛蓋,醉哦聲落南山外。 亂離契闊三十秋,筆意與人俱老大。 政成著脚明河津,外家風流今絕倫。 文章固自有機杼,戲事豈足勞心神。
出郭花相引,尋荒草欲迷。 綠低憐獨卧,紅缺見鶑啼。 溪石皆堪坐,山醪亦偶携。 淹留送落日,直過石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