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頌

〔唐朝〕 司馬承禎

太上本來真,虛無中有神。 若能心解悟,身外更無身。 假名元始號,元始虛無老。 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 七寶爲林苑,五明宮殿寬。 人身皆備有,不解向心觀。 三世諸天聖,相因一性宗。 一身無萬法,萬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無央世界中。 乾坤明表裏,日月覺朦朧。 妙觀無靜苦,自性不能知。 妄想隨緣去,何時有出期。 生滅何時盡,相因浩劫來。 似環螻蟻轉,如轂碾塵埃。 誰言河海闊,深淺尚能知。 愛欲情無底,何年有出時? 水鳥及風林,咸歸一法音。 如何顛倒性,自起萬般心。 虛無含有象,有象復歸無。 心若分明了,知權呼有無。 無空空不空,無色色不色。 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無有,無無及有無。 虛心能不動,妙道自來居。 如人入黑暗,目覩又何曾。 若要分明見,須憑浩劫燈。 有相兼無相,迷惑終不知。 未能明覺性,安得決狐疑。 衆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 特謂宣宗旨,教令入妙門。 物向無中有,道從有裏無。 莫生無有見,迷執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纏如糾墨。 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虛無,虛無亦假呼。 若生無有見,終被法來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 空色便爲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總非干。 要認真空色,迴心向己難。 空色宜雙泯,不須舉一隅。 色空無滯礙,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虛性,虛心非妙音。 認他毫髮事,難得[自](目)由心。 一心觀一切,一切法皆同。 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爲入妙門方便法,是法勿留存。 決破疑惑網,有無都不干。 正心長自在,如[隼](準)入雲盤。 心靜六根清,六根隨性行。 性能無著物,邪障那邊生。 妙經無礙性,權立妙經名。 故爲衆生說,令教悟此經。 一真度一切,如檝濟橫流。 真性隨身有,勿於身外求。 傳教虛無理,世間散布行。 誦經能萬遍,其義自分明。 真性號神王,飛天無定方。 破邪能自外,堅固喻金剛。 靈童即正性,無染號真人。 威猛喻師子,名殊一法身。 諸天諸聖衆,無一亦無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衛。 語默及遊息,無生一念思。 忘形歸恍惚,神鬼不能窺。 正法度邪法,衆生見處偏。 若生無有見,即被染心田。 天尊重說偈,直爲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歸解脫門。 道非干視聽,視聽轉生疑。 應物臨機用,虛心即可知。 心疑隨萬境,隨境認心田。 道非有爲有,方名離種邊。 (《正統道藏》鳥字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昔昔鹽 驚魂同夜鵲

    萬里無人見,衆情難與論。 思君常入夢,同鵲屢驚魂。 孤寢紅羅帳,雙嗁玉筯痕。 妾心甘自保,豈復暫忘恩。

    趙嘏 唐宋诗
  • 怨歌行

    紫殿秋風冷,雕甍落日沈。 裁紈悽斷曲,織素別離心。 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寵移恩稍薄,情疎恨轉深。 香銷翠羽帳,弦斷鳳皇琴。 鏡前紅粉歇,階上綠苔侵。 誰言掩歌扇,翻作白頭吟。

    虞世南 唐宋诗
  • 賦愁

    愁,逈野,深秋。 生枕上,起眉頭。 閨閤危坐,風塵遠遊。 巴猨啼不住,谷水咽還流。 送客泊舟入浦,思鄉望月登樓。 煙波早晚長羈旅,絃管終年樂五侯。

    魏扶 唐宋诗
  • 金谷懷古

    淒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 桃李香消金谷在,綺羅魂斷玉樓空。 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杜牧 唐宋诗
  • 題盧處士山居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逕入雲斜。 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溫庭筠 唐宋诗
  • 四五

    逢人須歛手,避道莫前盪。 (一本作「湯」。 )忽若相衝着,(「忽若」,斯三三九三卷作「忽然」。 )他{弓|一/虫}(鄭本作强。 )必自傷。

    王梵志 唐宋诗
  • 送周十一

    秋風隕羣木,衆草下嚴霜。 復問子何如?自言之帝鄉。 豈無親所愛,將欲濟時康。 握手別征駕,返悲岐路長。

    儲光羲 唐宋诗
  •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辭前蘇州韋使君

    白雲乖始願,滄海有微波。 戀舊爭趨府,臨危欲負戈。 春歸花殿暗,秋傍竹房多。 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

    劉長卿 唐宋诗
  • 歲暮海上作

    仲尼既云歿,余亦浮于海。 昏見斗柄回,方知歲星改。 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 爲問乘槎人,滄洲復誰在。

    孟浩然 唐宋诗
  • 答使者

    三年過了又三年,閱遍華巖滿五千。 功德完滿珍重去,何勞使者上高田。

    釋定御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