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丹元子步天歌 北極紫微宮

〔唐朝〕 王希明

中元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中。 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第一號曰爲太子,四爲后宮五天樞。 (一云:「第三明者帝之居,第四名曰四庶子,最小第五天之樞。 」)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一太一當門路。 左樞右樞夾南門,兩面營衛一十五。 上宰少尉兩相對,少宰上輔次少輔。 上衛少衛次上丞,後門東邊大贊府。 門西喚作一少丞,以次却向前門數。 陰德門裏兩黃聚,尚書以次其位五。 女史柱史各一戶,御女四星五天柱。 大理兩星陰德邊,勾陳尾指北極顛,勾陳六星六甲前。 天皇獨在勾陳裏,五帝內坐後門是。 華蓋幷杠十六星,杠作柄象蓋傘形。 蓋上連連九箇星,名曰傳舍如連丁。 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內階左天廚。 階前八星名八穀,廚下五箇天棓宿。 天牀六星左樞在,內廚相星右樞對。 文昌斗上半月形,希疎分明六箇星。 文昌之下曰三公,太尊只向三公明。 天牢六星太尊邊,太陽之守四勢前。 一箇宰相太陽側,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玄戈一星圓。 天理四星斗裏暗,輔星近著開陽淡。 (一本云:「文昌之下三師名,天牢六星四勢前。 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太陽一星圓。 天理四星斗裏暗,輔星近著闓陽淡。 」)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樞精,第二第三璇璣星,第四名權第五衡,闓陽搖光六七名。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哭玉碑子

    山有洞左頰,拾得玉碑子。 其長一周尺,其闊一藥匕。 顏色九秋天,稜角四面起。 輕敲吐寒流,清悲動神鬼。 稽首置手中,只似一片水。 至文反無文,上帝應有以。 予疑仙石靈,願以仙人比。 心期香湯洗,歸送籙堂裏。 頗奈窮相驢,行動如跛鼈。 十里五里行,百蹶復千蹶。 顏子不少夭,玉碑中路折。 橫文尋龜兆,直理任瓦裂。 劈竹不可合,破環永離別。 向人如有情,似痛滴無血。 勘鬬平地上,罅坼多齧缺。 百見百傷心,不堪再提挈。 怪哉堅貞姿,忽脃不堅固。 矧曰人間人,安能保常度。 敢問生物成,敗爲有真素。 爲稟靈異氣,不得受穢汚。 驢罪真不厚,驢生亦錯誤。 更將前前行,復恐山神怒。 白雲蓊閉嶺,高松吟古墓。 置此忍其傷,驅驢下山路。

    盧仝 唐宋诗
  • 江樓月夜聞笛

    南浦蒹葭疎雨後,寂寥橫笛怨江樓。 思飄明月浪花白,聲入碧雲楓葉秋。 河漢夜闌孤鴈度,瀟湘水闊二妃愁。 髪寒衣濕曲初罷,露色河光生釣舟。

    劉滄 唐宋诗
  • 秋夜對月寄鳯翔范書記

    月過秋霖後,光應夜夜清。 一回相憶起,幾度獨吟行。 河漢東西直,山川遠近明。 寸心遙往處,新有雁來聲。

    李頻 唐宋诗
  • 劉得仁墓

    至公遺至藝,終抱至冤沈。 名有詩家業,身無戚里心。 桂和秋露滴,松帶夜風吟。 冥寞知春否,墳蒿日已深。

    韋莊 唐宋诗
  • 遊龍山靜勝寺

    每上襄陽樓,遙望龍山樹。 鬱茀吐岡嶺,微蒙在煙霧。 下車歲已成,飾馬閑餘步。 苦霜裛野草,愛日揚江煦。 雲對石上塔,風吹松下路。 禪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兒童共戲謔,猿鳥相驚顧。 南識桓公臺,北望先賢墓。 世上人何在,時聞心不住。 但傳無盡燈,可使有情悟。

    張說 唐宋诗
  • 勵學

    人心易汩沒,豈徒出徒入。 無方□點檢,一點或□懈。 □□□□□,彼此成亡羊。 所以古哲人,警惕恒自將。 動若集於木,息如繫苞桑。 此機日就熟,庶足升高堂。 譬如匣中鏡,拂磨吐新光。 一塵不使留,光輝日煌煌。 凡我讀書人,斯言佩毋忘。

    胡宏 唐宋诗
  • 挽何與時

    留滯周南隔要津,尚餘家傳付堅珉。 才高未覺儒冠誤,句好仍傳樂府新。 諸子尚能頻屈指,一門今有幾朱輪。 吾鄉水鏡君應恨,聳壑昂霄會有人。

    李石 唐宋诗
  • 送邦達邦操弟同恪赴省

    二陸平時譽望長,近來小阮亦文章。 共排雲路升天府,穩坐仙舟入帝鄉。 去日漸驚梅萼破,歸時同带桂枝香。 老夫已辦酒千斛,細斫菖蒲作賀觴。

    姜特立 唐宋诗
  • 同王無玷羅用之訪臨卭道士墓

    樂天詩句本嘲詼,那有人從碧海來。 五百年間逢好事,披榛來訪此崔嵬。

    陸游 唐宋诗
  • 戲答仲儀口號

    弊居回看如蛙穴,華宇來棲若燕身。 敢望笙歌行樂事,只憂無米過來春。

    歐陽修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