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詩送玄靜先生歸廣陵(幷序)

〔唐朝〕 玄宗皇帝李隆基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師。 欣同八景會,更叶九丹時。 鸞鶴遙煙境,江山渺別思。 當遷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以上三首幷見《正統道藏》本元劉大彬撰《茅山志》卷二)(按:據同書同卷附玄靜先生等表奏,前二詩中之一首爲天寶十載九月十四日由內侍袁思藝宣勑。 又玄靜先生即李含光,爲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師,事跡詳《顏魯公文集》卷七《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 〖1〗《輿地紀勝》卷十七《建康府》「碑記」云:「《賜李煉師詩詔》,唐道士任良友書。 玄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 在茅山。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樂天示楊瓊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 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 我語楊瓊瓊莫語,汝雖笑我我笑汝。 汝今無復小腰身,不似江陵時好女。 楊瓊爲我歌送酒,爾憶江陵縣中否。 江陵王令骨爲灰,車來嫁作尚書婦。 盧戡及第嚴澗在,其餘死者十八九。 我今賀爾亦自多,爾得老成余白首。

    元稹 唐宋诗
  • 省試騏驥長鳴

    有馬骨堪驚,無人眼暫明。 力窮吳坂峻,嘶苦朔風生。 逐逐懷良御,蕭蕭顧樂鳴。 瑤池期弄影,天路擬飛聲。 皎月誰知種,浮雲莫問程。 鹽車今願脫,千里爲君行。

    章孝標 唐宋诗
  • 隋堤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無餘柳可藏鴉。 岸傍昔道牽龍艦,河底今來走犢車。 曾笑陳家歌玉樹,却隨後主看瓊花。 四方正是無虞日,誰信黎陽有古家。

    吳融 唐宋诗
  • 朔方書事

    秋盡角聲苦,逢人唯荷戈。 城池向隴少,岐路出關多。 雁遠行垂地,烽高影入河。 仍聞黑山寇,又覓漢家和。

    張蠙 唐宋诗
  • 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 三

    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氣多。 五陵貴公子,雙雙鳴玉珂。

    儲光羲 唐宋诗
  • 寄題隠靜三首 其三

    我師一出幾何年,聞欲東歸未有緣。 何日扶藜能過我,湖山深處共談禪。

    吳芾 唐宋诗
  • 寇萊公祠

    油水江頭寇相祠,凜然如坐廟堂時。 精忠一點不負國,枯竹知公人不知。

    王十朋 唐宋诗
  • 晚秋客廡

    凉葉日幡幡,西風振旅魂。 客來聊解榻,童小未應門。 蟬噪專林響,蝸移亂壁痕。 缺然禽鹿性,持底報君恩。

    宋祁 唐宋诗
  • 夏日對雨偶成寄韓仲文兄弟

    日日城頭雨,還愁湖上波。 窗中人自聽,門外潦應多。 不畏車生耳,還愁麥化蛾。 吾廬無所有,頻看壁間梭。

    梅堯臣 唐宋诗
  • 過呂城閘六首 其一

    閘頭洲子許團欒,古廟蕭條暮雨寒。 榆柳千株無半葉,冬青一樹碧琅玕。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