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秋山裏,僧堂絕頂邊。 同依妙樂土,別占淨居天。 轉壁千林合,歸房一逕穿。 豁心羣壑盡,駭目半空懸。 錫杖棲雲濕,繩床挂月圓。 經行躡霞雨,跬步隔嵐煙。 地勝情非繫,言忘意可傳。 憑虛堪喻道,封境自安禪。 每貯歸休巔,多慙愛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連。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瑯琊山石刻選》載拓片。 此詩承周勳初先生錄示。 )。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幼卿
佛寺秋山裏,僧堂絕頂邊。 同依妙樂土,別占淨居天。 轉壁千林合,歸房一逕穿。 豁心羣壑盡,駭目半空懸。 錫杖棲雲濕,繩床挂月圓。 經行躡霞雨,跬步隔嵐煙。 地勝情非繫,言忘意可傳。 憑虛堪喻道,封境自安禪。 每貯歸休巔,多慙愛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連。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瑯琊山石刻選》載拓片。 此詩承周勳初先生錄示。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相見各頭白,其如離別何。 幾年一會面,今日復悲歌。 少壯樂難得,歲寒心匪他。 氣纏霜匣滿,冰置玉壺多。 遭亂實漂泊,濟時曾琢磨。 形容吾校老,膽力爾誰過。 秋晚岳增翠,風高湖湧波。 騫騰訪知己,淮海莫磋跎。
微官如馬足,祗是在泥塵。 到處貧隨我,終年老趁人。 簿書銷眼力,桮酒耗心神。 早作歸休計,深居養此身。
行子與秋葉,各隨南北風。 雖非千里別,還阻一宵同。 過盡少年日,尚如長轉蓬。 猶爲布衣客,羞入故關中。
新泉氣味良,古鐵形狀醜。 那堪風雪夜,更值煙霞友。 曾過赬石下,又住清溪口。 且共薦臯盧,何勞傾斗酒。
葉葉深雲湛碧,花花晴日摇紅。 當是身薰成種,不干秋水香風。
見兔放鷹,因邪打正。 脚未跨門,直須猛省。
豈忍輕離江漢州,去思日夜逐東流。 可憐南紀樓前路,常與邦人憶蔡侯。
身凡心聖古盧能,未著袈裟已是僧。 冷煖自知師莫問,但看老色幾分增。
薄俗冷還暖,餘年春復秋。 詩窮無限意,身老半生愁。 飽睡書慵展,居閒客强留。 功名羞鏡裏,白髮奈盈頭。
亭前軋軋日百輿,橋上剝剝日萬屨。 莫非失脚聲利然,誰復回頭情性故。 子雲一區二者間,講玄之外何所關。 江山有我目迎送,魚鳥無他心往還。 玻璃橫眠蒼玉立,開關不信塵敢入。 太無在上吞以胸,羣有來前挫於筆。 筆端胸次患不清,一過於清天所憎。 推歸玉笋頭邊立,送去金鰲背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