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見《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1〗《輿地紀勝》云:「李渭爲本州刺史,有詩刻留等慈寺。 時與前進士崔公輔同遊,崔有詩略曰:『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二句爲公輔頌渭之作。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九據《蜀中名勝記》收作李渭詩,誤。 又《杜少陵集》卷十五有《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无
其他无
〔唐朝〕 崔公輔
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見《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1〗《輿地紀勝》云:「李渭爲本州刺史,有詩刻留等慈寺。 時與前進士崔公輔同遊,崔有詩略曰:『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二句爲公輔頌渭之作。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九據《蜀中名勝記》收作李渭詩,誤。 又《杜少陵集》卷十五有《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声转辘轳闻露井。 晓引银瓶牵素绠。 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 宝猊烟未冷。 莲台香蜡残痕凝。 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 月枕横钗云坠领。 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 昼长欢岂定。 争如翻作春消永。 日曈昽,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
翠虬夭矫拿苍玉。 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 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槭槭,清标可掬。 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 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 香足。 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落日熔金万顷,晴岚洗剑双锋。 紫枢元是黑头公。 佳处因君愈重。 分得湖光一曲,唤回庐岳千峰。 清尊今夜偶然同。 早晚商岩有梦。
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 欲笑还愁羞不语,惟有倾城娇韵。 翠盖风流,牙签名字,旧赏那堪省。 天香染露,晓来衣润谁整。 最爱弄玉团酥,就中一朵,曾入扬州咏。 华屋金盘人未醒,燕子飞来春尽。 最忆当年,沈香亭北,无限春风恨。 醉中休问,夜深花睡香冷。
金鼎调元手,玉殿涣恩华。 宣威蜀道,曾见千骑拥高牙。 凭仗元枢筹略,宽我宸旒西顾,惠泽被幽遐。 为忆江城好,南浦艗仙槎。 格天心,膺帝眷,极褒嘉。 琳宫香火缘在,远近玉皇家。 霖雨久思贤佐,看即声传丹禁,唤仗听宣麻。 衮绣公归去,宰路筑堤沙。
暑怀烦郁。 危栏徙倚,凝情独立。 榕叶连阴,横罔接秀,壶峰凝碧。 海山云树微茫,更无数、归帆暮集。 却忆潇湘,孤村烟渚,晚风斜日。
雨馀风劲。 雾重千山暝。 茅舍寒林相映。 分明是、图画景。 去程何日定。 天远长安近。 唤起新愁无尽。 全没个、故园信。
正春回紫陌,瑞霭飞浮,暖风轻扇。 皓月初圆,觉严城寒浅。 采结鳌山,纱笼银烛,与□花争艳。 午夜融和,红莲万顷,一齐开遍。 讼简民熙,史君行乐,簇拥朱轮,旌旗辉暖。 鼎沸笙歌,遏行云不散。 咫尺泥封,促朝天陛,侍玉皇香案。 来岁元宵,龙灯影里,金杯宜劝。
小山初筑自天成。 架危亭。 与云平。 面面梅花,阑槛十分清。 唤得长淮春意满,香暗度,月微明。 数枝长忆傍岩扃。 杖履轻。 醉中行。 笑问东风,何日是归程。 只怕和羹消息近,天未许,遂幽情。
莺花旧恨凭谁雪。 也须管句灯时节。 黄已上眉峰。 小槽初滴红。 好天佳月夕。 结佩飞霞客。 醒恐不如酲。 何妨独屡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