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大曆年浙東聯唱集 徵鏡湖故事

〔唐朝〕 浙東衆詩人

將尋[煉](練)(從《緯略》卷十改,《剡溪》卷六作「鍊」)藥井,更逐賣樵風。 (允初。 《剡溪》誤作「凡初」)刻石秦(《剡溪》作「泰」)山上,探書禹穴中。 (呂渭)溪邊尋五老,橋上覓雙童。 (嚴維)梅市西陵近,蘭亭上道通。 (謝良弼)雷門驚鶴去,射的驗年豐。 (賈肅)古寺思王令,孤潭憶謝公。 (鄭槩)帆開巖上石,劍出浦間銅。 (庾騤)興裏還尋戴,東山更向東。 (裴晃。 《歷代詩話》本《韻語陽秋》卷五引作「裴勉」,《類編》本作「裴冕」,均誤。 影宋本《韻語陽秋》及《剡錄》均作「裴晃」,不誤。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扈從郊廟因呈兩省諸公

    丹墀列士主恩同,廄馬翩翩出漢宮。 奉引乘輿金仗裏,親嘗賜食玉盤中。 晝趨行殿旌門北,夜宿齋房刻漏東。 明日駕迴承雨露,齊將萬歲及春風。

    韓翃 唐宋诗
  • 答許五端公馬上口號

    晚逐旌旗俱白首,少遊京洛共緇塵。 不堪身外悲前事,強向杯中覓舊春。

    李益 唐宋诗
  • 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多敘貶官已來出處之意

    諫諍知無補,遷移分所當。 不堪匡聖主,只合事空王。 龍象投新社,鵷鸞失故行。 沈吟辭北闕,誘引向西方。 便住雙林寺,仍開一草堂。 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禪牀。 手版支爲枕,頭巾閣在牆。 先生烏几舃,居士白衣裳。 竟歲何曾悶,終身不擬忙。 滅除殘夢想,換盡舊心腸。 世界多煩惱,形神久損傷。 正從風鼓浪,轉作日銷霜。 吾道尋知止,君恩偶未忘。 忽蒙頒鳳詔,兼謝剖魚章。 蓮靜方依水,葵枯重仰陽。 三車猶夕會,五馬已晨裝。 去似尋前世,來如別故鄉。 眉低出鷲嶺,脚重下虵岡。 漸望廬山遠,彌愁峽路長。 香爐峰隱隱,巴字水茫茫。 瓢挂留庭樹,經收在屋梁。 春拋紅藥圃,夏憶白蓮塘。 唯擬捐塵事,將何荅寵光。 有期追永遠,無政繼龔黃。 南國秋猶熱,西齋夜暫涼。 閑吟四句偈,靜對一爐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場。 覓僧爲去伴,留俸作歸糧。 爲報山中侶,憑看竹下房。 會應歸去在,松菊莫教荒。

    白居易 唐宋诗
  • 有小白馬乘馭多時奉使東行至稠桑驛溘然而斃足可驚傷不能忘情題二十韻

    能驟復能馳,翩翩白馬兒。 毛寒一團雪,鬃薄萬條絲。 皁蓋春行日,驪駒曉從時。 雙旌前獨步,五馬內偏騎。 芳草承蹄葉,垂楊拂頂枝。 跨將迎好客,惜不換妖姬。 慢鞚遊蕭寺,閑驅醉習池。 睡來乘作夢,興發倚成詩。 鞭爲馴難下,鞍緣穩不離。 北歸還共到,東使亦相隨。 赭白何曾變,玄黃豈得知。 嘶風覺聲急,蹋雪怪行遲。 昨夜猶芻秣,今朝尚縶維。 臥槽應不起,顧主遂長辭。 塵滅駸駸迹,霜留皎皎姿。 度關形未改,過隙影難追。 念倍燕求駿,情深項別騅。 銀收鉤臆帶,金卸絡頭羈。 何處埋奇骨,誰家覓弊帷。 稠桑驛門外,吟罷涕雙垂。

    白居易 唐宋诗
  • 憶江南詞三首 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白居易 唐宋诗
  • 題源分竹亭

    繞屋扶疎千萬竿,年年相誘獨行看。 日光不透煙常在,先校諸家一月寒。

    劉言史 唐宋诗
  • 謝歐陽侍郎寄示新集

    宮錦三十段,金梭新織來。 殷勤謝君子,迢遞寄寒灰。 鸑鷟對鼓舞,神仙雙裴回。 誰當巧裁製,披去升瑤臺。

    齊己 唐宋诗
  • 贊成功

    海棠未坼,萬點深紅,香包緘結一重重。 似含羞態,邀勒春風,蜂來蝶去,任遶芳叢。 昨夜微雨,飄灑庭中,忽聞聲滴井邊桐。 美人驚起,坐聽晨鐘,快教折取,戴玉瓏璁。

    毛文錫 唐宋诗
  • 頌古九十八首 其四四

    頭角完全不住行,溈山獨步驚聾盲。 牧童未辯牛消息,至今落壍墮深坑。

    釋印肅 唐宋诗
  • 新塘觀月

    攜酒新塘南,中夜欲忘歸。 貪看月滿湖,不覺露濕衣。 天高鶴聲厲,風急螢火稀。 此夕不一醉,行嘆破鏡飛。 漁家亦喜事,未掩水際扉。 皇天有公道,處處皆清暉。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