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大曆年浙東聯唱集 花巖寺松潭

〔唐朝〕 浙東衆詩人

(張叔政嚴維呂渭賈弇周頌鄭槩陳允初□成用)山下花巖會,松間水積深。 (張叔政)晚荷交亂影,疎竹引輕陰。 (嚴維)雲散千巖暮,風生萬木吟。 (呂渭)循涯通妙理,步勝獲幽尋。 (賈弇)望鳥知無迹,看猿欲學心。 (周頌)浮榮指西景,微尚寄東岑。 (鄭槩)待月開山閤,聞鐘出石林。 (允初)波文搖翠壁,蟬響續幽琴。 (張叔政)永日陪霜簡,通宵聽梵音。 (賈弇)機閑任情性,道勝等浮沉。 (□成用)賞異方終古,佳遊幾度今。 (嚴維)自然輕執簡,寧敢忘抽簪。 (允初)過見心皆妄,驅馳力未任。 (呂渭)從來謝公意,山水愛登臨。 (周頌)。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仙山

    一炷心香洞府開,偃松皺澀半莓苔。 水清無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騎鶴來。

    韓偓 唐宋诗
  • 別詩二首 一

    無心獨坐轉黃庭,不逐時流入利名。 救老只存真一氣,修生長遣百神靈。 朝朝煉液歸瓊壠,夜夜朝元養玉英。 莫笑老人貧裏樂,十年功滿上三清。

    呂巖 唐宋诗
  • 遊北巖(句)

    淮陽清淨理,永嘉山水心。 (《蜀中名勝記》八《成都府·資縣》)(〖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趙郡李氏東祖房有李渭,爲長洲主簿李暄之子。 《蜀中名勝記》卷八引《蜀志補遺》云:「唐李渭爲刺史,有游山詩云〖詩略〗。 刻於等慈寺壁。 」另參後文。 〖2〗《輿地紀勝》卷一五七云:「李渭爲本州刺史,有詩刻留等慈寺。 時與前進士崔公輔同遊,崔有詩略曰: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二句詩頌揚刺史善政多才,以崔作爲近是。 崔公輔爲杜甫同時人,詳《全唐詩續拾》。 )。

    李渭 唐宋诗
  • 過鄥三湖上書齋

    何事東南客,忘機一釣竿。 酒香開甕老,湖色對門寒。 向郭青山送,臨池白鳥看。 見君能浪跡,予亦厭微官。

    劉長卿 唐宋诗
  • 尋梅道士

    彭澤先生柳,山陰道士鵝。 我來從所好,停策漢陰多。 重以觀魚樂,因之鼓枻歌。 崔徐迹未朽,千載揖清波。

    孟浩然 唐宋诗
  • 題天柱山鴻都觀

    鐘鼓千年後,耕桑萬嶺巔。 松杉森老氣,桃李弄餘妍。 烟暝東西塢,泉分上下田。 直疑秦避世,自古一山川。

    惠哲 唐宋诗
  • 雜興二首 其二

    此身漂蕩等流槎,又向江村送歲華。 急雨遇寒凝作雪,明燈無灺結成花。 座懸鏡古森毛髮,甌聚茶香爽齒牙。 况是貧家多樂事,阿開漸學手吒叉。

    陸游 唐宋诗
  • 早謁景靈宮

    夜雪猶飄天目峰,曉晴先暖太清宮。 雲翻孔雀金花碧,日射鴛鴦玉瓦紅。 百辟焚香官柳影,一鴉飛立殿簷東。 仰瞻九聖聯龍衮,萬歲千秋對昊穹。

    楊萬里 唐宋诗
  • 使北宿留盱眙

    浩蕩春風吹客愁,誰教楊柳繫行舟。 燕然有約終須到,淮水無情只漫流。 蝶弄風光還草草,鴈傳消息底悠悠。 梨花寒食無多日,且傍南山作勝遊。

    虞儔 唐宋诗
  • 瓶中梅二絕 其二

    舊樣宮黄羞半額,新番絳領襯陪腮。 待簪寶髻連雲重,且插銅壺借水開。

    虞儔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