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寶應初征史朝義過虢州題僧寺壁(題擬)

〔唐朝〕 德宗皇帝李适

高僧居淨域,客子戀皇宮。 試訪毘耶室,旋(《大典》作「施」)遊方丈中。 禪林吹梵響,忍草散香風。 妙說三元(《大典》作「玄」)義,能談不二宗。 色空雙已滅,內外兩緣同。 識盡無生理,乃覺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籠。 (見光緒二年刊高錦榮纂《靈寶縣志》卷八《藝文》下。 又見《金文最》卷七一許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題寺重即唐德宗詩碑》(徐俊告)、《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陽志》〖張忱石告〗)(按:《永樂大典》引《洛陽志》:「御題寺,寺在靈寶南里。 唐寶應元年,德宗以皇子爲天下兵馬元帥,統兵征史朝義過)(之,題詩壁間。 厥後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覺詣長安求寺額,詔以御題名之。 」其後又錄無名氏詩云:「解鞍投宿得禪宮,識破浮生萬境空。 夜靜稍□簷外雨,朝來知是葉間風。 」此詩未詳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卷五:「御題寺唐德宗詩碣,大定十六年立,許安仁記幷書,在御碑寺。 額正書云:『御題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爲五律詩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據黃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縣志》錄此詩原題作《題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詩而得名,詩題顯爲後人追補。 今重爲擬題。 黃叔璥書未見。 碑記,《縣志》亦未收。 有關史事,兩《唐書》、《通鑑》所記甚詳,不具錄。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冬日登越王臺懷歸

    月沈高岫宿雲開,萬里歸心獨上來。 河畔雪飛揚子宅,海邊花盛越王臺。 瀧分桂嶺魚難過,瘴近衡峯鴈却回。 鄉信漸稀人漸老,只應頻看一枝梅。

    許渾 唐宋诗
  • 蜀中春日

    海棠風外獨霑巾,襟袖無端惹蜀塵。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蟻酒衝愁肺,却憶漁蓑覆病身。 何事晚來微雨後,錦江春學曲江春。

    鄭谷 唐宋诗
  • 吉水春暮訪蔡文慶處士留題

    無事無憂鬢任蒼,濁醪閑酌送韶光。 溟濛雨過池塘暖,狼藉花飛硯席香。 好古未嘗疎典冊,懸圖時要看瀟湘。 戀君清話難留處,歸路迢迢又夕陽。

    李中 唐宋诗
  • 句 四

    生爲漢宮妃,死作胡地鬼。 (《集注分類東坡詩》卷四《昭君村》注引)。

    白居易 唐宋诗
  • 弔裴易進士

    力學未及仕,口中已含珠。 賦命固所負,讀書非所辜。 斂送有兄弟,哭泣無妻孥。 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梅堯臣 唐宋诗
  • 送李舍人赴闕

    執簡曾聞侍玉螭,謫仙才調盡推奇。 能將苦語康時病,更遣丹誠動主思。 北闕親朋瞻舊德,東吳山水入新詩。 知公自有經綸術,會見飛翔集鳳池。

    陸游 唐宋诗
  • 吳正仲求紅梅接頭

    君家梅溪上,但見梅花白。 我家家樹紅,求枝寄歸客。 翦接如交情,本末不相隔。 明年舉酒時,醉頰生微赤。

    梅堯臣 唐宋诗
  • 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詞 太上皇帝閤六首 其四

    采索謾縈長命縷,紫芽安用引年菖。 只將三紀休兵德,聖壽宜同泰華長。

    崔敦詩 唐宋诗
  • 句 其四

    淺著燕支調淡粉,細將瑪瑙碎鋪茸。

    楊長孺 唐宋诗
  • 冬日即事

    飛廉不解却豐隆,結就濃陰萬里同。 須信碧霄無點滓,曉來紅日自生東。

    劉宰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