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寶應初征史朝義過虢州題僧寺壁(題擬)

〔唐朝〕 德宗皇帝李适

高僧居淨域,客子戀皇宮。 試訪毘耶室,旋(《大典》作「施」)遊方丈中。 禪林吹梵響,忍草散香風。 妙說三元(《大典》作「玄」)義,能談不二宗。 色空雙已滅,內外兩緣同。 識盡無生理,乃覺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籠。 (見光緒二年刊高錦榮纂《靈寶縣志》卷八《藝文》下。 又見《金文最》卷七一許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題寺重即唐德宗詩碑》(徐俊告)、《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陽志》〖張忱石告〗)(按:《永樂大典》引《洛陽志》:「御題寺,寺在靈寶南里。 唐寶應元年,德宗以皇子爲天下兵馬元帥,統兵征史朝義過)(之,題詩壁間。 厥後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覺詣長安求寺額,詔以御題名之。 」其後又錄無名氏詩云:「解鞍投宿得禪宮,識破浮生萬境空。 夜靜稍□簷外雨,朝來知是葉間風。 」此詩未詳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卷五:「御題寺唐德宗詩碣,大定十六年立,許安仁記幷書,在御碑寺。 額正書云:『御題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爲五律詩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據黃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縣志》錄此詩原題作《題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詩而得名,詩題顯爲後人追補。 今重爲擬題。 黃叔璥書未見。 碑記,《縣志》亦未收。 有關史事,兩《唐書》、《通鑑》所記甚詳,不具錄。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弔元魯山 八

    當今富教化,元后得賢相。 冰心鏡衰古,霜議清遐障。 幽埋盡洸洗,滯旅免流浪。 唯餘魯山名,未獲旌廉讓。 二三貞苦士,刷視聳危望。 髮秋青山夜,目斷丹闕亮。 誘類幸從茲,嘉招固非妄。 小生奏狂狷,感惕增萬狀。

    孟郊 唐宋诗
  • 馮氏書齋小松二首 一

    孤根生遠岳,移植翠枝添。 自秉雪霜操,任他蜂蝶嫌。 微陰連迥竹,清韻入疎簾。 聳勢即空碧,時人看莫厭。

    王貞白 唐宋诗
  • 鳳凰之歌

    處分明兮繫舒慘,一人慶兮萬物感。 羽族猶得以效珍,微生何久於習坎。 (見《文苑英華》卷八四《鳳凰儀賦》附)。

    李解 唐宋诗
  • 頌十玄談 演教 其五

    龍宮滿藏醫方義,藥病相當除五味。 攪草耆婆也大癡,胡言亂拔莖莖是。

    釋印肅 唐宋诗
  • 和同僚賀雪應祈

    臘近春臨雪意遲,褰衣敢憚走靈祠。 夜聽小雨猶傾耳,曉看羣山頓展眉。 好句懸知得冰柱,香醪試爲壓羔兒。 便應風月臺中客,不減梁園賦就時。

    韓元吉 唐宋诗
  •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見訪

    一遊江山上,日日吟不足。 雙錫忽來過,衣霜带初旭。 況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綠。 中𤃩水若飴,北焙花如粟。 還將塵慮滌,自愧冠纓束。 何以報勤勤,馳奴扣雲谷。

    梅堯臣 唐宋诗
  • 效阮步兵一日復一日 其一

    一日復一日,一朝復一昏。 來新去成故,俯仰變凉溫。 有貴則有賤,未若賤常存。 騂牛慕孤㹠,黄犬悲東門。 禍福相爲基,損益不復言。 吾祖入吳市,應龍非伏轅。

    梅堯臣 唐宋诗
  • 葉教授鎬乃翁致政一百三歲屢加封仍錫朱銀取告命之詞名其堂曰介壽

    蘭玉初攀桂,朱銀降自天。 堂中有一老,物外百三年。 紫誥行充棟,霜毛儘滿顛。 仁人元自壽,端不羨臞仙。

    楊萬里 唐宋诗
  • 春陰二首 其一

    好風疎雨瀹紅塵,收拾殘花作翠陰。 春色不隨桃李去,一川濃綠正深深。

    項安世 唐宋诗
  • 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 石樓

    山腰古石樓,杳藹石梯上。 低窺巖際樹,對見龕中像。 簷中嵩雲飛,檻逼伊湍響。 同遊已零落,歲月成俯仰。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