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祖堂集》作「奉」)經須解義,解義始(《宗鏡錄》卷三三作「即」)修行。 若能依義學(《祖堂集》作「了義教」),即入湼槃城。 讀經(前引二書均作「如其」)不解義,多見不如盲。 緣(《宗鏡錄》作「尋」)文廣占地,心中(前引二書均作「牛」)不肯耕。
无
其他无
〔唐朝〕 龐藴
讀(《祖堂集》作「奉」)經須解義,解義始(《宗鏡錄》卷三三作「即」)修行。 若能依義學(《祖堂集》作「了義教」),即入湼槃城。 讀經(前引二書均作「如其」)不解義,多見不如盲。 緣(《宗鏡錄》作「尋」)文廣占地,心中(前引二書均作「牛」)不肯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西京鳳邸躍龍泉,佳氣休光鎮在天。 軒后霧圖今已得,秦王水劒昔常傳。 恩魚不似昆明釣,瑞鶴長如太液仙。 願侍巡游同舊里,更聞簫鼓濟樓船。
自歎未霑黃紙詔,那堪遠送赤墀人。 老爲僑客偏相戀,素是詩家倍益親。 妻兒共載無羈思,鴛鷺同行不負身。 憑爾將書通令弟,唯論華髮愧頭巾。
三十年前會府同,紅顏銷盡兩成翁。 別淚共將何處灑,錦江南渡足春風。
杜陵無厚業,不得駐車輪。 重到曾遊處,多非舊主人。 東風千嶺樹,西日一洲蘋。 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復春。
躑躅花開紅照水,鷓鴣飛遶青山觜。 行人經歲始歸來,千萬里,錯相倚,懊惱天仙應有以。
式是壤伯,昭乎聖徒。 執經請益,載道若無。 詩書規矩,學問楷模。 得時而駕,領袖諸儒。
空翠紛紛冷不流,風雲常是護靈湫。 山神鞭起龍行雨,散作炎州六月秋。
蒼髯白甲老煙雲,萬木叢中獨挺身。 一柱擎天須此物,執柯它日屬何人。
龍衮羊裘孰重輕,當時俱是一書生。 相忘道術仍忘勢,超出人間萬古情。
曉枕鶯聲带夢聽,忽看淡日滿窗櫺。 閑愁誰遣濃如酒,醉過殘春不解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