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絕頂山,髣髴翠微間。 跡久苔紋碎,雲根古木閒。 丹成人已去,鶴駕未曾還。 猶有簫吹響,時時下舊山。 (見《咸淳臨安志》卷二四)(按:《全唐詩補逸》卷十八據《洞霄詩集》收《天壇》,爲此詩之別本,然四十字中有二十八字不同,今重錄。 《咸淳臨安志》收《大滌洞》一首,首三句與《全唐詩補逸》不同,錄如次:「靈山實秀德,仙聖杳難親。 水溜空巖石,……」餘同,不錄。 )。
无
其他无
〔唐朝〕 白元鑒
天壇絕頂山,髣髴翠微間。 跡久苔紋碎,雲根古木閒。 丹成人已去,鶴駕未曾還。 猶有簫吹響,時時下舊山。 (見《咸淳臨安志》卷二四)(按:《全唐詩補逸》卷十八據《洞霄詩集》收《天壇》,爲此詩之別本,然四十字中有二十八字不同,今重錄。 《咸淳臨安志》收《大滌洞》一首,首三句與《全唐詩補逸》不同,錄如次:「靈山實秀德,仙聖杳難親。 水溜空巖石,……」餘同,不錄。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萬里春陰乍履端,廣庭風起玉塵乾。 梅花嶺上連天白,蕙草堦前特地寒。 晴去便爲經歲別,興來何惜徹宵看。 此時鴛侶皆閑暇,贈答詩成禁漏殘。
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 識事須相逢,(「須相逢」,伯三六五六、伯二八四二卷作「相逢見」。 )情知乏禮生。
歲籥愁雲暮,朋簪夕宴開。 賢如潁川聚,興是剡溪來。 瀉酒蟾波溜,雕章燭刻催。 三英知絕擬,況復是平臺。
從容中道絕功勳,野鶴昂藏不類群。 雙眼炯如潭底月,一身閑似嶺頭雲。 撮來大地如粟粒,放去龜毛重九斤。 三載相依話疇昔,我初無說子無聞。
諸兒帷薄可曾修,敝笱詩包兩國羞。 何事春秋尤諱惡,祇緣能報祖宗讎。
猗蘭奕葉神明胄,四德宜家綽有餘。 盛事可稽彤筆史,當年曾夢紫函書。 子登虎榜朝輝弁,夫握龍韜拱殿廬。 長樂宮中稱萬壽,猶思翟茀擁軿車。
天寶政事何披猖,使典相國胡奴王。 弄權楊李不足怪,阿瞞手自裂紀綱。 八姨富貴尚有理,何至詔書褒五郎。 盧龍賊騎已洶洶,丹鳯神語猶琅琅。 人知大勢危絫卵,天稔奇禍如崩牆。 臺省諸公獨耐事,歌詠功德卑虞唐。 一朝殺氣横天末,疋馬西奔幾不脱。 向來諂子知幾人,賊前稱臣草間活。 劍南萬里望秦天,行殿春寒聞杜鶻。 老臣九齡不可作,魚蠧蛛絲金鑑篇。
徑繞茶岡北,橋連芡浦東。 蟲鎪烏桕葉,露溼豨薟叢。 燒地春蕪綠,漁扉夕照紅。 君恩那可報,惟是祝年豐。
賢尹如何受吏謾,青天白日萬人看。 忽然一展霹靂手,盡杖偷魁竄遠蠻。
中興尚有名臣子,江表能餘正始音。 擬贊經綸須老手,更分符竹此何心。 麒麟閣上風雲舊,烟雨樓前山水深。 世事由來偶然耳,公餘端不廢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