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全唐詩續補遺》據《鑑誡錄》卷十《高僧諭》條,錄伏牛上人《三傷頌》三首,擬傳云「王蜀時高僧」。 今檢《宋高僧傳》卷十一《唐洛京伏牛山自在傳》云:「所著《三傷歌》,辭理俱美,警發迷蒙,有益於代。 」後接述王蜀乾德間人引此歌事。 《三傷歌》即《三傷頌》,可知三詩皆元和間自在作,王蜀時另無伏牛上人其人。 )。
无
其他无
〔唐朝〕 自在
(按:《全唐詩續補遺》據《鑑誡錄》卷十《高僧諭》條,錄伏牛上人《三傷頌》三首,擬傳云「王蜀時高僧」。 今檢《宋高僧傳》卷十一《唐洛京伏牛山自在傳》云:「所著《三傷歌》,辭理俱美,警發迷蒙,有益於代。 」後接述王蜀乾德間人引此歌事。 《三傷歌》即《三傷頌》,可知三詩皆元和間自在作,王蜀時另無伏牛上人其人。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裏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爲,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負霜停雪舊根枝,龍笙鳳管君莫截。 春風一番琴上來,搖碎金尊碧天月。
涼室無外響,空桑七弦分。 所彈非新聲,俗耳安肯聞。 月落未終曲,暗中泣湘君。 如傳我心苦,千里蒼梧雲。
昔時陪二賢,纓冕會神仙。 一去馳江海,相逢共播遷。 無因千里駕,忽覩四愁篇。 覽諷歡何已,歡終徒愴然。
寵極辭同輦,恩深棄後宮。 自題秋扇後,不敢怨春風。
滿院花飛人不到,含情欲語燕雙雙。
姜師度一心看地,傅孝忠兩眼相天。
弔孫家虛座弔諸孤,張叟僧房見手書。 二紀歡游今若此,滿衣零淚欲何如。 腰間金印從如斗,鏡裏霜華已滿梳。 珍重遠公應笑我,塵心唯此未能除。
支遁行藏惠遠才,幾年嵩少避浮埃。 八行丹詔雲間落,一對紫衣天上來。 誦律夜窗寒月皎,閉門秋渚白蓮開。 名高自達帝王聽,就降殊恩不假媒。
摇頭擺尾赤梢鱗,徹底無依解轉身。 截斷舌頭饒有術,拽回鼻孔妙通神。 夜明簾外兮風月如晝,枯木巖前兮花卉長春。 無舌人,無舌人,正令全提一句親。 獨步環中明了了,任從天下樂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