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銘附詩

〔唐朝〕 韓愈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陳,當用而迂,乖戾不伸。 較是二者,其過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達士之經。 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韡爲華英(一作「英華」),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孰發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傾。 敷文帝階,擢列侍從,以忠遠名,有直有諷。 辨遏堅(或作「聖」)懇,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帝省竭心,恩顧日渥。 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發帝之令,簡古而蔚。 不比于權,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歷守大藩。 所至極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暘」)以醒,坦之敞之,必絕其徑,浚之詠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復命掌誥。 公潛謂人:「此職宜少,豈無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或作「籍」)其實,俾統于洪。 逋滯攸除,姦訛革風,祛蔽于目,釋負于躬。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絕浮屠。 風雨順易,秔稻盈疇。 人得其所(或作「饒」),乃恬乃謳(或作「謠」)。 化成有代,思以息勞。 虛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隨」)滔滔。 維德維績,志于斯石,日遠彌高。 (同前書卷三一)(按:王公爲王仲舒。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請詩以揭之。 」稱詩而不稱銘,故錄出。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宋中十首 七

    逍遙漆園吏,冥沒不知年。 世事浮雲外,閑居大道邊。 古來同一馬,今我亦忘筌。

    高適 唐宋诗
  • 雜怨 一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 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 朝爲雙蒂花,莫爲四散飛。 花落還遶樹,遊子不顧期。

    孟郊 唐宋诗
  • 閑夕

    一聲早蟬發,數點新螢度。 蘭釭耿無煙,筠簟清有露。 未歸後房寢,且下前軒步。 斜月入低廊,涼風滿高樹。 放懷常自適,遇境多成趣。 何法使之然,心中無細故。

    白居易 唐宋诗
  • 重陽

    雲木疎黃秋滿川,茱萸風裏一樽前。 幾回爲客逢佳節,曾見何人再少年。 霜報征衣冷針指,鴈驚幽隱泣雲泉。 古來醉樂皆難得,留取窮通委上天。

    周賀 唐宋诗
  • 卜居招書侶

    憶昨未知道,臨川每羨魚。 世途行處見,人事病來疎。 微雨秋栽竹,孤燈夜讀書。 憐君亦同志,晚歲傍山居。

    許渾 唐宋诗
  • 汴堤行

    欲上隋堤舉步遲,隔雲烽燧呌非時。 纔聞破虜將休馬,又道征遼再出師。 朝見西來爲過客,暮看東去作浮屍。 綠楊千里無飛鳥,日落空投舊店基。

    韋莊 唐宋诗
  • 中秋感懷 其一

    去年今夜此堂前,人正清歌月正圓。 今夜秋來人且散,不如雲霧蔽青天。

    宋白 唐宋诗
  • 早秋

    脫葉驚彫歲,翻車送落暉。 蔗漿晨渴減,桃簟夜凉歸。 怨月收紈扇,輕雲怯紵衣。 沈愁知幾許,带眼不勝圍。

    宋祁 唐宋诗
  • 偈頌十五首 其一三

    胡張三,黑李四。 不會禪,不識字。 驀然相見閙籃頭,話盡平生各歸去。 十日雨,五日風,謳歌鼓舞樂無窮。

    釋寶印 唐宋诗
  • 答僧道隆惠老融水墨一紙

    破林霜後月,煙景夜微茫。 妙寄筆墨外,靜涵山水光。 古融韻可想,老隆意所將。 慚我無瓊琚,報以永不忘。

    孫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