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餌竿頭也不無,向來祇是釣名魚。 波沃日,浪涵虛,萬象牢籠號有餘。
无
其他无
〔唐朝〕 德誠
香餌竿頭也不無,向來祇是釣名魚。 波沃日,浪涵虛,萬象牢籠號有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爲向東溪道,人來路漸賒。 山中春酒熟,何處得停家。
土德承餘烈,江南廣舊恩。 一朝人事變,千古信書存。 哀挽周原道,銘旌鄭國門。 此生雖未死,寂寞已消魂。 (以上二首角《宋詩紀事》卷三。 )(見《東軒筆錄》卷一、《宋朝事實類苑》卷三六。 第一首第四句「白草」二字,《東軒筆錄》作「芳草」、《宋朝事實類苑》作「荒草」。 )(〖1〗宋翟耆年《籀史》:「徐鉉鼎臣從李煜歸朝,爲銀青光祿大夫、右散騎常侍。 太平興國中,李煜薨,詔侍臣撰煜神道碑。 有欲中傷鉉者,奏曰:『吳王事,莫若徐鉉爲詳。 』遂詔鉉撰。 鉉泣曰:『臣舊事李煜,陛下容臣存故主之義,乃敢奉詔。 』太宗許之。 鉉但推言歷數有盡,天命有歸而已。 其警句云:『東鄰搆禍,南箕扇疑,投杼致慈親之惑,乞火無鄰婦之詞。 始勞因壘之師,終後塗山之會。 』太宗覽之,稱歎不已。 異日復得鉉所撰《吳王挽詞》,今傳者二首云云。 鉉被詔撰《江南錄》,故有『信書』之句。 東鄰謂錢俶也。 」〖2〗望按:如《籀史》所載,知挽辭二首之作,已在入宋之後。 以所涉李煜,曾是南唐之主,而徐鉉生活於五代者亦四十餘年,且《全唐詩》徐鉉卷亦收其仕宋後篇什,故仍援例錄補,俾成完帙。 )。
立功須及早,學道亦當時。 晝夜宜勤學,發意莫狐疑。 燒香常禮拜,誦經恒奉師。 勇猛加精進,專誠無想思。 四等將六度,三奔與五雌。 洗塵入空寂,虛心將自持。 唯期不轉退,豈爲人所嗤。 若能如是者,朝夕自仙飛。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賢豪相追送,即櫂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 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遊。
過峽新圖世所傳,峽中猶說泛舟仙。 柱天勳業須君了,借我茅齋看十年。
萬里歸來卧白雲,蚍蜉撼樹政紛紛。 大兒文舉知何在,巨擘於陵亦謾云。 空洞能容數百輩,蒙朧如見二三分。 小槽誰有真珠滴,徑覓吾徒作半醺。
夾道宮槐鼠耳長,碧簷千步對飛廊。 虹橋不礙天河水,虎落遥遮禁苑牆。 柳密試應勝暖吹,樓高都擬爲殘陽。 塵輕霧重黄昏恨,半屬翩翩馬上郎。
去家百里便言歸,猶道無成白首非。 萬里青天行蜀道,此心何日得無違。
北渚無新夢,南山有舊臺。 端能成獨往,未肯遽空回。 磴滑新經雪,林深不見梅。 急須乘霽色,何必散銀杯。
裹髻不裹額,自名燕子巾。 翼覆尾涏涏,誰問巢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