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鄂州使至竇七副使中丞(《王》作「竇鞏中丞副使」)見示與元(《王》此下有「稹」字)相公獻酬之什鄙人(《王》作「余頃」)任戶部尚書時(《王》作「日」)中丞是當司員外郎每示(《王》作「有」)篇章多相唱和今因(《王》作「因題」)四韻以寄所懷

〔唐朝〕 令狐楚

仙吏秦城別,新詩鄂渚來。 才推今八[斗](米)(從《王》改),職副舊三台。 雕鏤心偏許,緘封手自開。 何年相贈答,却得在中臺。 (錄自《四部叢刊續編》影宋本《竇氏聯珠集》,以王安石《唐百家詩選》〖簡作《王》〗卷十四所錄詩相校。 )(按:《全唐詩》卷三三四收此詩,題僅作《和寄竇七中丞》,詩中有誤字,故重錄之。 同卷同人《秋懷寄錢侍郎》,《唐百寄詩選》作《郢城秋懷寄江州錢徽侍郎》,附記於此,以備徵考。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飲馬長城窟行

    朔風動秋草,清蹕長安道。 長城連不窮,所以隔華戎。 規模惟聖作,荷負曉成功。 鳥庭已向內,龍荒更鑿空。 玉關塵卷靜,金微路已通。 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 畫野功初立,綏邊事云集。 朝服踐狼居,凱歌旋馬邑。 山響傳鳳吹,霜華藻瓊鈒。 屬國擁節歸,單于款關入。 日落寒雲起,驚沙被原隰。 零落葉已寒,河流清且急。 四時徭役盡,千載干戈戢。 太平今若斯,汗馬竟無施。 惟當事筆研,歸去草封禪。

    袁朗 唐宋诗
  • 故太常卿贈禮部尚書李公及夫人輓歌二首 一

    白簡嘗持憲,黃圖復尹京。 能標百郡則,威肅一朝清。 典秩崇三禮,臨戍振五兵。 更聞傳世業,才子有高名。

    蔣渙 唐宋诗
  • 吹笙歌

    伶兒竹聲愁繞空,秦女淚濕燕支紅。 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喚風。

    殷堯藩 唐宋诗
  • 詩三百三首 四十三

    低眼鄒公妻,邯鄲杜生母。 二人同老少,一種好面首。 昨日會客場,惡衣排在後。 只爲著破裙,喫他殘䴺𪍣。

    寒山 唐宋诗
  • 生死歌訣 二

    脈分虛實爲君說,弦數沉被幷冷熱。 關前陽脈數弦浮,關後陰沉遲細脈。 浮弦而數熱兼風,沉細爲寒氣上攻。 陽浮爲表陰沉裏,尺寸關中看子細。 學者要知生死期,九恠脈中定凶吉。 結促牢代四脈者,可取死生期歲月。 假令四十動一止,一臟無炁死之義。 三十動中一止時,三歲二臟死無炁。 脈來十動一止之,一歲死期堪下淚。 若還十動不滿者,動胖炁衰人不起。 須當以日定死期,蓋爲動中不應指。 三元正氣難拘束,魂魄冥冥隨風去。 一呼三寸陽炁出,一吸復然陰炁入。 陰陽呼吸定息勻,來往升降中不息。 肝脈達而風炁生,腎水下而雨滋濕。 肺炁清汽上屬天,地炁濁而通其嗌。 脾司出納象谷空,雷動於心聲霹靂。 水谷包容腸胃間,六經爲川流不息。 陽爲形表血爲陰,精氣爲榮悍爲衛。 絡有十五經十二,上應周天下臨地。 水漏百刻運流行,與周天度爲綱紀。 手足陽明江海水,天蝎金牛幷豫冀。 太陽手足合清淮,天秤白羊充淮裏。 陰陽人馬對寅申,燕益渭漯水氣深。 太陰巨蟹幷磨蝎,丑未湖河水難竭。 寶瓶獅子對周齊,汝水三河合應之。 巳上楚宮屬雙女,亥上雙魚時掉尾。 十二脈中合經水,內外相輸爲表裏。 人身血氣要充盈,六脈無邪無病體。 火之精氣主生神,水氣充盈生志意。 復胗濇脈何部中,敗血折精之脈候。 唯有三秋乃應時,餘月見之皆惡候。 洪鈎夏脈居寸口,堪笑愚夫多不曉。 脈若俱洪不帶鈎,鈎不外匯時血常走。 秋脈微毛若無濇,病者多應命單得。 設然肺部胗見之,濇謂秋中多結脈。 嚴冬尺脈要弦沉,腎部無邪體炁清。 忽然弦大多虛候,夢中涉水鬼隨人。 春怕庚辛秋丙丁,微毛洪數病相侵。 玉函歌訣最玄微,俗眼庸人難探頤。 若能精向義中求,審察元通神可比。 。

    杜光庭 唐宋诗
  • 綠萼梅

    朝罷東皇放玉鸞,霜羅薄袖綠裙單。 貪看修竹忘歸路,不管人間日暮寒。

    范成大 唐宋诗
  • 寄金山曇穎師呈永叔內翰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風濤響殿閣,雲霧生席屨。 道人如不聞,道人如不顧。 誰能識此心,來往只鷗鷺。 京洛三十年,塵埃一相遇。 我與信都公,已落衣冠故。 平生守仁義,齒髮忽衰暮。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 未由逢故人,坐石語平素。

    梅堯臣 唐宋诗
  • 福巖寺讀張南湖舊詩

    名公有意著新書,翰墨精神碧玉姿。 今日山中纔讀罷,經行已續少陵詩。

    林用中 唐宋诗
  • 春盡日

    撚指過三月,又當春夏交。 花殘蜂課蜜,林茂鳥安巢。 芳草生青靄,新篁展綠稍。 風騷將斷絕,誰有續絃膠。

    戴復古 唐宋诗
  • 夜過西興

    宵濟向西興,鍾聲隔岸聽。 淺灘淘落月,遠樹納殘星。 客路悠悠去,征橈在在停。 明朝故山近,不必問郵亭。

    高翥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