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走筆送杜十三歸京

〔唐朝〕 崔□

煙鴻上漢聲聲遠,逸驥尋雲步步高。 應笑內兄年六十,郡城閑坐養霜毛。 (見《樊川文集·外集》)(按:此詩自宋時起,即收杜牧名下。 胡震亨《唐音戊籤》一〖《統籤》卷五六二〗云:「按牧之卒年五十,此云六十,或非牧詩也。 」其說是。 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引後二句詩後云:「如謂內兄指被送者而言,則牧既爲杜十三,其內兄〖即妻兄〗斷不能爲杜十三。 如曰詩題『杜十三』錯誤,亦有疑問,因牧卒時年僅五十一,若牧尚未還京,行年更不及五十,詩苟牧自作,斷不至如此荒唐。 故對此詩之較合理解釋,當是送者乃牧內兄之爲郡守者,後人不求甚解,將此詩混入《樊川集》內也。 」今按:《樊川文集》卷四有《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知作者即此人。 《全唐詩》卷五二四誤收杜牧名下,今爲移正。 又,杜牧《自撰墓志銘》稱妻裴氏,未言另有崔氏妻。 《樊川文集》卷九有其妻兄裴希顏墓志,希顏仕履未至州牧,姑存疑。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双调・新水令

    寨儿中风月煞经谙,收心也合搠淹。 再不缠头戴蜀锦,沽酒典春衫。 心如柳絮粘泥,狂风过怎摇撼。

    关汉卿 元曲
  • 半夜雷轰荐福碑・寄生草

    想前贤语,总是虚。 可不道"书中车马多如簇",可不道"书中自有千钟粟",可不道"书中有女颜如玉";则见他白衣便得一个状元郎,那里是绿袍儿赚了书生处。

    马致远 元曲
  • 摩利支飞刀对箭・混江龙

    我如今五陵年少,不能够夺旗扯鼓显英豪,恰便似天边老雁,更和那云外孤鹤。 我不能够边塞上统军居帅府,丹墀内束带立于朝,我干受了半生苦志,十载劬劳。 姜太公渭河边垂钓,伍员在丹阳县吹箫。 待进来眼前有八荒荆棘,待退来脑后有万丈波涛。 我如今修不成活计,垒不就窝巢。 每日家苦淹淹守定这座大黄庄,空着我便眼巴巴盼不到长安道。 我不能够奋青云雕鹗,我倒不如那傲夏日鹪鹩!(云)薛仁贵也,几时是你那发达的时节也呵!(唱)。

    无名氏 元曲
  • 须贾大夫谇范叔・混江龙

    若依着先王典教,贫而无谄富无骄,俺可甚一身流落,半世辛劳?常只是白首相知犹按剑,枉了也朱门先达有同袍。 猛回头则落的纥地微微笑,倒不如痴呆懵懂,甘守着陋巷的这箪瓢。

    高文秀 元曲
  •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乔牌儿

    小人呵,非浪言,这公事何难辨。 把从头罪犯供明遍,请大人自发遣。

    孙仲章 元曲
  • 念佛子

    (外)孙院君忒贤慧,为丈夫和你结义,信谗言赶逐兄弟狼狈。 (旦)奴计杀狗穿衣袂,遣丈夫令你移尸,你忘恩负义,不肯前去。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滚绣球

    柴门知他扃也不扃?人笑却足应也那不应?荒疏了俺那柳阴花径,有宾朋来呵淮人出户相迎?到初更酒半醒,猛想起故园景,忽然感怀诗兴,对蓬窗斜月似挑灯。 香馥馥暗香浮动梅摇影。 疏刺剌翠色相交竹弄声,感旧伤情。

    宫天挺 元曲
  • 双调・庆东原

    香衾剩,春梦窄,仙山消息遥天外。 愁欺酒杯,羞临镜台,泪湿香腮。 金屋燕归来,玉佩人何在?题武陵友人别邺城南即事寻幽处,读古书,似韩符昔日城南住。 口亭傍竹,藩篱带菊,池沼栽鱼。 非是辋川图,堪作郊居赋。 套数。

    任昱 元曲
  • 同前

    我婆扯住!(净)秀才说话跷蹊,不要时,我做个说合底?请它归,着些言语说化伊。 (末)我婆要与你说作一对儿。 (生)仗托公公做主意。 (净叫旦出)且休要怒起,你归来说个仔细。 (旦)听奴咨启:。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
  • 萧何月夜追韩信・后庭花

    归冥鸿惜羽毛,休想先王懒折腰。 (做钻一遭)赤紧在他双股下,子索伏低且做小。 (做又钻一遭)向胯下扒步到两三遭,避个的乡人海耻笑恨难消。 伏软弱痛难熬,儿曹每行霸道。 (等外唱净下了)是准人把剑客赶去了?细身躯猛回头观觑着。

    金仁杰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