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灼灼歌 三

〔唐朝〕 崔珏

舞停歌罷來中坐。 (見同書卷十《迎春樂》注引《灼灼歌》)(按:《片玉集注》引《麗情集》中詩,或稱篇名,或稱作者,或並引之,頗不一致,可參本書卷十八元稹《崔徽歌》條按語及拙輯《蘇舜欽詩文續拾》《愛愛歌》附按。 就《灼灼歌》三句出處不同稱引考察,可知「崔班」即爲崔珏之誤。 《才調集》卷三錄韋莊《傷灼灼》詩,可證崔珏與灼灼恰爲同時之人,有作詩之可能。 灼灼故事,詳《綠窗新話》卷上引《麗情集》。 又按:《全唐詩》卷五九一收崔珏《門前柳》,首句缺一字。 《文苑英華》卷三三七、《全蜀藝文志》卷十八收此詩皆不缺,前者作「先」,後者作「早」。 詩不重錄。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寄浙西李判官

    燕臺上客意[何如],四五年來漸漸疎。 直道莫拋男子業,遭時還與故人書。 青雲滿眼應驕我,白髮渾頭少恨渠。 唯念賢哉崔大讓,可憐無事不歌魚。

    杜牧 唐宋诗
  • 寄友人

    君愛桃李花,桃李花易飄。 妾憐松柏色,松柏色難凋。 當年識君初,指期非一朝。 今辰見君意,日暮何蕭條。 入門有勢利,孰能無囂囂。

    黃滔 唐宋诗
  • 生查子 一

    寂寞掩朱門,正是天將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繡工夫,牽心緒,配盡鴛鴦縷。 待得沒人時,偎倚論私語。

    孫光憲 唐宋诗
  • 牧護歌

    聽說衲僧牧護,任運逍遙無住。 一條百納瓶盂,便是生涯調度。 爲求至理參尋,不憚寒暑辛苦。 還曾四海周遊,山水風雲滿肚。 內除戒律精嚴,不學威儀行步。 三乘笑我無能,我笑三乘謾做。 智人權立階梯,大道本無迷悟。 達者不假修治,不在能言能語。 披麻目視雲霄,遮莫王侯不顧。 道人本體如然,不是知佛去處。 生也猶如著衫,死也還同脫袴。 生也無喜無憂,八風豈能驚怖。 外相猶似癡人,肚裏非常峭措。 活計原無一錢,敢與君王鬬富。 愚人擺手憎嫌,智者點頭相許。 那知傀儡牽抽,歌舞盡由行主。 一言爲報諸人,打破畫瓶歸去。 (《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按:此詩原署云:「蘇溪和尚,即五洩小師也。 」)。

    蘇溪和尚 唐宋诗
  • 朱熙載作平陰令八十日致仕而歸

    勇退歸來適舊遊,家林禾黍一成秋。 黄蘆雪照沙頭屋,明月波浮江口舟。 耕道誰從夫子後,逃禪今與老僧儔。 柴桑試問陶彭澤,風味真醇相肖不。

    釋正覺 唐宋诗
  • 和彥達至日木冰

    千林木稼苦低垂,惟有長松不受欺。 蘭雪方懷蕭慤句,河冰還讀鮑昭詩。 卧聞寫竹驚殘夢,戲折寒枝調小兒。 寄語達官不須怕,勉旃戈甲渡淮師。

    胡寅 唐宋诗
  • 冬至後雪

    客寐失通宵,寒聲動泬寥。 雲容頹玉宇,雪陣攪層霄。 點點楷灰落,亭亭柳絮飄。 文窗斜擊紙,老樹巧裝條。 墮嶺篩寒髻,凌波洒碧綃。 風狂初索索,雨細漸瀌瀌。 入酒應愁凍,當爐覺易消。 蕭森聲勢密,飄瞥路岐遥。 蓑冷翁仍釣,山迷客罷樵。 裁紈鋪縞素,脩月屑琨瑶。 市小瓊樓合,時和玉燭調。 三章歌睿製,五板賀寒朝。 吠犬驚南嶺,騎馿憶灞橋。 終南憂壓腦,少室衒齊腰。 嗟我星霜老,經時鬢髮凋。 摘蔬和凍煮,收葉带蘇燒。 路滑難求馬,衣單悔貰貂。 暖寒誰掃徑,莫負紫金蕉。

    葛立方 唐宋诗
  • 賈元識和詩酬以前韻

    河東丈人年及稀,精神矍鑠心瑰奇。 新來移居向山谷,一尊時得同論詩。 酒量汪汪可勝斛,醉後揮毫動盈幅。 新詩疏越似朱弦,不才何用煎膠續。

    王十朋 唐宋诗
  • 次韻夢得淺紅芍藥長句

    十日愁陰病不出,卧看春歸無計惜。 詩翁遣送淮海春,衰眼熨開雲霧拆。 胭脂注臉勻未遍,肉紅借酒生春色。 了知造物著意深,傾倒春工不餘力。 年來不顧溱洧女,載酒非公復安適。 且將妙句寫餘妍,欲立佳名付精識。 一春頗困歌湮沒,回首紛華三太息。 願言乞與洗心方,歸對爐香誦周易。

    洪邁 唐宋诗
  • 豫章南浦亭泊舟二首 其二

    閏歲花光晚,霜朝草色荒。 趁墟猶市井,收潦再耕桑。 客路東西懶,江流日夜忙。 長歌情不盡,一酌酹滄浪。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