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上月,曾別幾多人? (見宋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卷五九引李錞《李希聲詩話》引)(〖1〗《李希聲詩話》云:「余亡友李秉彝德叟寒暑假爲余曰:『家藏唐邵謁詩八十篇,甚工。 謁選於吏部,部中牓此詩曰:有能過此者,當先注官。 衆無間言。 ……』余欲借傳,因循不果。 」按:今傳謁詩僅三十二首,未及半數。 )。
无
其他无
〔唐朝〕 邵謁
不知天上月,曾別幾多人? (見宋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卷五九引李錞《李希聲詩話》引)(〖1〗《李希聲詩話》云:「余亡友李秉彝德叟寒暑假爲余曰:『家藏唐邵謁詩八十篇,甚工。 謁選於吏部,部中牓此詩曰:有能過此者,當先注官。 衆無間言。 ……』余欲借傳,因循不果。 」按:今傳謁詩僅三十二首,未及半數。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南征爲客久,西候別君初。 歲滿歸鳧舄,秋來把雁書。 荆門留美化,姜被就離居。 聞道和親人,垂名報國餘。 連枝不日竝,八座幾時除。 往者胡星孛,恭惟漢網疎。 風塵相澒洞,天地一丘墟。 殿瓦鴛鴦坼,宮簾翡翠虛。 鉤陳摧徼道,槍櫐失儲胥。 文物陪巡守,親賢病拮据。 公時呵䝟貐,首唱却鯨魚。 勢愜宗蕭相,材非一范雎。 屍填太行道,血走浚儀渠。 滏口師仍會,函關憤已攄。 紫微臨大角,皇極正乘輿。 賞從頻峨冕,殊私再直廬。 豈惟高衛霍,曾是接應徐。 降集飜翔鳳,追攀絕衆狙。 侍臣雙宋玉,戰策兩穰苴。 鑒澈勞懸鏡,荒蕪已荷鋤。 嚮來披述作,重此憶吹噓。 白髮甘凋喪,青雲亦卷舒。 經綸功不朽,跋涉體何如。 應訝耽湖橘,常餐占野蔬。 十年嬰藥餌,萬里狎樵漁。 揚子淹投閣,鄒生惜曳裾。 但驚飛熠耀,不記改蟾蜍。 煙雨封巫峽,江淮略孟諸。 湯池雖險固,遼海尚填淤。 努力輸肝膽,休煩獨起予。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傷離,竹上淚跡生不盡。 寄哀雲和五十絲,雲和終奏鈞天曲。 乍聽寶琴遙嗣續,三湘測測流急綠。 秋夜露寒蜀帝飛,楓林月斜楚臣宿。 更疑川宮日黃昏,闇攜女手殷勤言。 環珮玲瓏有無間,終疑既遠雙悄悄。 蒼梧舊雲豈難召,老猨心寒不可嘯。 目眄眄兮意蹉跎,魂騰騰兮驚秋波。 曲一盡兮憶再奏,衆弦不聲且如何。
養和名字好,偏寄道情深。 所以親逋客,兼能助五禽。 倚肩滄海望,鉤膝白雲吟。 不是逍遙侶,誰知世外心。
裛塵絲雨送微涼,偶出樊籠入道場。 半偈已能消萬事,一枰兼得了殘陽。 尋知世界都如夢,自喜身心甚不忙。 更約西風搖落後,醉來終日臥禪房。
野濶平收潦水香,園林恰似鄭公鄉。 懶雲未許寒風卷,落葉從他零露傷。 夜靜猿聲添客淚,朝聞雁字引詩狂。 生涯不共秋光老,濁酒丹經一釣航。 (見同治十三年刊《直隸澧州志》卷二五)。
自爲洛陽客,夫子吾知音。 盡義能下士,時人無此心。 奈何離居夜,巢鳥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復聞南鄰砧。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巴水任喧雲,僧窗睡方悄。 風清月到床,露白蟲鳴草。
舀溪長柄向來杓,瑞世優曇今日花。 到我住庵無此瑞,只將溪水煮山茶。
東野龍鍾衣綠歸,溧陽何足處男兒。 微生縱有孤吟癖,尚擬朝端振羽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