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幢紅苑合洪鈞,桂樹林前信有春。 莫戀花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魚人。 (見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每一冊《唐張濬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按:張、劉二人詩刻摩崖在龍隱洞,高一尺五寸,寬二尺四寸,真書徑八分。 劉詩下署銜曰:「前嶺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劉崇龜上。 」末題記一行云:「乾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 」劉詩已收入《全唐詩》卷七一五,題僅作《寄桂帥》,有五字誤,今重錄之。 )。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崇龜
碧幢紅苑合洪鈞,桂樹林前信有春。 莫戀花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魚人。 (見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每一冊《唐張濬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按:張、劉二人詩刻摩崖在龍隱洞,高一尺五寸,寬二尺四寸,真書徑八分。 劉詩下署銜曰:「前嶺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劉崇龜上。 」末題記一行云:「乾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 」劉詩已收入《全唐詩》卷七一五,題僅作《寄桂帥》,有五字誤,今重錄之。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月色透横枝,短叶小花无力。 北客一声长笛,怨江南先得。 谁教强半腊前开,多情为春忆。 留取大家沈醉,正雨休风息。
对镜不须强灭,假名权立菩提。 色空明暗本来齐。 真妄体分两种。 悟则便名静土,更无天竺曹溪。 谁言极乐在天西。 了则弥陀出世。
湖上西风,露花啼处秋香老。 谢家春草。 唱得清商好。 笑倚兰舟,转尽新声了。 烟波渺。 暮云稀少。 一点凉蟾小。
东门杨柳空盈路。 系得征鞍能驻不。 暗绿枝头新过雨。 柔丝千尺,乳莺百啭,似怨行人去。 行人去后如何处。 去向天边簉鹓鹭。 瑶管琼台多雅趣。 花砖稳上,玉阶阔步,肯念人尘土。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 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 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东风荡扬轻云缕。 时送萧萧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 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 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柳娇花妒燕莺喧。 断肠空眼穿。 一春风雨夜厌厌。 不闻钟鼓传。 香冷曲屏罗帐掩,园林谁与上秋千。 忆得年时凤枕,日高犹醉眠。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 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 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句里思黄九。 笑王郎、不奈寒芳,腰围如柳。 得似江郎饶雅趣,时揽黄花诳口。 吐妙语、与之争秀。 闲绕珍从吟不尽,尽风前、露下栾栾瘦。 香自足,岂劳嗅。 一尊问我能同否。 叹双溪、冷落篱边,傲霜犹有。 浩唱云笺金缕调,兴发小槽珠酒。 待唤醒、早春梅友。 独恨爱花人易老,漫一年,好景还依旧。 东望处,立良久。
满酌蓬莱酒。 最苦是、中年作恶,送人时候。 一夜朔风吹石裂,惊得梅花也瘦,更衣袂、严霜寒透。 卷起潮头无丈尺,甚扁舟、拍上三江口。 明月冷,载归否。 分携欲折无垂柳。 但层楼徙倚,两眉空皱。 海阔天高无处问,万事不堪回首。 况目断、孤鸿去后。 玉样松鲈今正美,想子真、微笑还招手。 且为我,饮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