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綠水耿清音,歎息先生枉用心。 世上幾時曾好古,人前何必苦霑襟。 (《太平廣記》卷二○三引《耳目記》引)(按:《全唐詩》卷六四三收山甫七律《贈彈琴李處士》,前四句與此首較相似,但首句完全不同,另三句也頗有異文,故仍錄出。 )。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山甫
幽蘭綠水耿清音,歎息先生枉用心。 世上幾時曾好古,人前何必苦霑襟。 (《太平廣記》卷二○三引《耳目記》引)(按:《全唐詩》卷六四三收山甫七律《贈彈琴李處士》,前四句與此首較相似,但首句完全不同,另三句也頗有異文,故仍錄出。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妙算干戈止,神謀宇宙清。 兩堦文物盛,七德武功成。 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 歸來獻明主,歌舞溢春城。
江南名郡數蘇杭,寫在殷家三十章。 君是旅人猶苦憶,我爲刺史更難忘。 境牽吟詠真詩國,興入笙歌好醉鄉。 爲念舊遊終一去,扁舟直擬到滄浪。
七月中氣後,金與火交爭。 一聞白雪唱,暑退清風生。 碧樹未搖落,寒蟬始悲鳴。 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 疎受老慵出,劉楨疾未平。 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宮城。
堅圓淨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 無滯礙時從撥弄,有遮欄處任鉤留。 不辭宛轉長隨手,却恐相將不到頭。 畢竟入門應始了,願君爭取最前籌。
溪船泛數里,漸覺少炎暉。 暎水花連影,逢人鳥背飛。 深猶見白石,涼好換生衣。 未得多詩句,終須隔宿歸。 (《會稽掇英總集》卷六)。
三十年來住子(《祖堂集》卷十八作「紫」)湖,二時粥飯(《祖堂集》及《景德傳燈錄》卷十作「齋粥」)氣力麤。 無事上山走一轉(《祖堂集》、《燈錄》作「每日上山三五轉」)。 試(《五燈會元》卷四作「借」)問(《燈錄》作「問汝」)時人(《祖堂集》作「迴頭問汝」)會也無。
周郎辭氣带烟霞,凛凛秋霜嚼齒牙。 麈尾動思談吐屑,筆頭遥想夢生花。 三年幸獲從遊款,一别那知歲月賒。 遠辱飛奴傳翰墨,顔筋柳骨儼秋蛇。
大用現前全體是,聖凡情盡影難留。 鉢盂根底三千界,拄杖頭邊四百州。 雲作伴,月爲儔。 到家別有通天路,把定牢關輥繡毬。
已向幽居賦晚晴,欲經絕壁訪神清。 不憂五柳荒松菊,敢嘆三閭带杜蘅。 =無風月三千首,賴有絲桐一再行。 誰似孔庭能父子,繼揮高韻思如傾。
水竹扶疎地,前人卜築勞。 草荒煩僕豎,果熟戒兒曹。 穴蟻生涯陋,冥鴻境界高。 洗心觀萬物,至理寓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