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登暫歇,欲別忍攜筇。 卻上雲房後,翻思塵世慵。 壇鋪秋月靜,竹掛曉煙濃。 稽首壺中客,仙方願指蹤。 (見同治十一年刊錫榮纂《萍鄉縣志》卷六)。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松
靈山登暫歇,欲別忍攜筇。 卻上雲房後,翻思塵世慵。 壇鋪秋月靜,竹掛曉煙濃。 稽首壺中客,仙方願指蹤。 (見同治十一年刊錫榮纂《萍鄉縣志》卷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先帝昔晏駕,茲山朝百靈。 崇岡擁象設,沃野開天庭。 即事壯重險,論功超五丁。 坡陀因厚地,却略羅峻屏。 雲闕虛冉冉,風松肅泠泠。 石門霜露白,玉殿莓苔青。 宮女晚知曙,祠官朝見星。 空梁簇畫戟,陰井敲銅缾。 中使日夜繼,惟王心不寧。 豈徒卹備享,尚謂求無形。 孝理敦國政,神凝推道經。 瑞芝產廟柱,好鳥鳴巖扃。 高岳前嵂崒,洪河左瀅濙。 金城蓄峻址,沙苑交回汀。 永與奧區固,川原紛眇冥。 居然赤縣立,臺榭爭岧亭。 官屬果稱是,聲華真可聽。 王劉美竹潤,裴李春蘭馨。 鄭氏才振古,啖侯筆不停。 遣辭必中律,利物常發硎。 綺繡相展轉,琳瑯愈青熒。 側聞魯恭化,秉德崔瑗銘。 太史侯鳧影,王喬隨鶴翎。 朝儀限霄漢,客思回林坰。 轗軻辭下杜,飄颻陵濁涇。 諸生舊短褐,旅泛一浮萍。 荒歲兒女瘦,暮途涕泗零。 主人念老馬,廨署容秋螢。 流寓理豈愜,窮愁醉未醒。 何當擺俗累,浩蕩乘滄溟。
客下荆南盡,君今復入舟。 買薪猶白帝,鳴櫓少沙頭。 衡霍生春早,瀟湘共海浮。 荒林庾信宅,爲仗主人留。
憶昨天台到赤城,幾朝仙籟耳中生。 雲龍出水風聲過,海鶴鳴臯日色清。 石筍半山移步險,桂花當洞拂衣輕。
桑條韋也,女時韋也樂。
一番荷芰生池沼,檻前風送馨香。 昔年於此伴蕭娘。 相偎佇立,牽惹敘衷腸。 時逞笑容無限態,還如菡萏爭芳。 別來虛遣思悠颺。 慵窺往事,金鎖小蘭房。
太白歌中昔未聞,佛天高處却逢君。
自小從師學祖宗,閑華猶似纏人蜂。 僧真不假栖(《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居」)雲外,得後無心色亦空(《景德傳燈錄》作「知無色自空」。 )。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貝闕琳宮恨初遠。 玉闌千倚遍,怯盡朝寒;回首處,何必留連穆滿。 芙蓉開過也,樓閣香融,千片紅英泛波面。 洞房深深鎖,莫放輕舟,瑤臺去,甘與塵祖師寰路斷。 更莫遣流紅到人間,怕一似當時,誤他劉阮。 (宋趙聞禮《陽春白雪》卷二。 )(按:蘇軾《洞仙歌序》,謂老尼能誦孟昶此詞首二句,不見全篇,乃爲足之。 後《漫叟詩話》、《本事曲》載孟昶《玉樓春》詞,以爲即原作,但宋時即有人疑爲後人據東坡詞隱括而成,並非孟作。 趙聞禮此詞,云爲「蜀帥謝元明因開摩訶池,得古石刻,遂見全篇。 」似較可信,然清宋翔鳳《樂府餘論》亦疑爲南宋人僞託,但幷無確證。 說詳王水照先生《蘇軾選集》。 《全唐詩》卷八收《避暑摩訶池上作》一首,即世傳之《玉樓春》詞。 )。
晴霽夜清秋,星繁月似鈎。 樂耶興我意,絕唱入冥搜。
一相無相,虛空等量。 一身多身,物像俱春。 動也出岫之雲,靜也居谷之神。 現形說法也,剎剎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