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感應詩五十六字

〔唐朝〕 張瑜

聖女嘉祥推感應,葬儀傷慟九般情。 林中愁聽黃鶯囀,月下惟聞白鹿鳴。 慧日流光重抱戴,瑞雲頻繞(《山右石刻叢編》作「現」)五花成。 莫言此地無(《山右石刻叢編》作「栽」)松柏,刊石留將記姓名。 (《山西通志》卷九三《金石記》五錄張瑜撰《大唐廣平郡樂公之二女靈聖通化合葬先代父母有五瑞記》附。 此則承張忱石先生錄示。 又見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九)。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遊長兒子,幾地別林廬。 雜蘂紅相對,他時錦不如。 具舟將出峽,巡圃念攜鋤。 正月喧鶯末,茲辰放鷁初。 雪籬梅可折,風榭柳微舒。 託贈卿家有,因歌野興疎。 殘生逗江漢,何處狎樵漁。

    杜甫 唐宋诗
  • 新樂府 驪宮高 美天子重惜人之財力也

    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 遲遲兮春日,玉甃暖兮溫泉溢。 嫋嫋兮秋風,山蟬鳴兮宮樹紅。 翠華不來歲月久,牆有衣兮瓦有松。 吾君在位已五載,何不一幸乎其中? 西去都門幾多地,吾君不遊有深意。 一人出兮不容易,六宮從兮百司備。 八十一車千萬騎,朝有宴飫暮有賜。 中人之產數百家,未足充君一日費。 吾君修己人不知,不自逸兮不自嬉。 吾君愛人人不識,不傷財兮不傷力。 驪宮高兮高入雲,君之來兮爲一身,君之不來兮爲萬人。

    白居易 唐宋诗
  • 楊柳枝二十韻

    小妓攜桃葉,新聲蹋柳枝。 妝成剪燭後,醉起拂衫時。 繡履嬌行緩,花筵笑上遲。 身輕委迴雪,羅薄透凝脂。 笙引簧頻煖,箏催柱數移。 樂童翻怨調,才子與妍詞。 便想人如樹,先將髮比絲。 風條搖兩帶,煙葉貼雙眉。 口動櫻桃破,鬟低翡翠垂。 枝柔腰嫋娜,荑嫩手葳蕤。 唳鶴啨呼侶,哀猨夜呌兒。 玉敲音歷歷,珠貫字纍纍。 袖爲收聲點,釵因赴節遺。 重重遍頭別,一一拍心知。 塞北愁攀折,江南苦別離。 黃遮金谷岸,綠映杏園池。 春惜芳華好,秋憐顏色衰。 取來歌裏唱,勝向笛中吹。 曲罷那能別,情多不自持。 纏頭無別物,一首斷腸詩。

    白居易 唐宋诗
  • 山中送進士劉蟾赴舉

    去住跡雖異,愛憎情不同。 因君向帝里,使我厭山中。 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 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章孝標 唐宋诗
  • 送劉駕歸京

    相逢聽一吟,惟我不降心。 在世憂何事,前生得至音。 蒲多南去遠,汾盡北遊深。 爲宿關亭日,蒼蒼曉欲臨。

    薛能 唐宋诗
  • 襲美見題郊居十首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 五

    福地能容壍,玄關詎有扉。 靜思瓊版字,閑洗鐵筇衣。 鳥破涼煙下,人衝暮雨歸。 故園秋草夢,猶記綠微微。

    陸龜蒙 唐宋诗
  • 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朝識,輕生一劒知。 茫茫漢江上,日暮復何之。

    劉長卿 唐宋诗
  • 題齋壁

    平生喜蕭散,垂老厭奔走。 三年鏡湖上,樂事未曾有。 晨開一卷書,暮把一巵酒。 病除覺身輕,赤脚自蹋藕。 乃知造物意,亦未棄衰朽。 今夕月殊佳,出門喚鄰叟。

    陸游 唐宋诗
  • 新菊二首 其一

    已過重陽十日期,菊叢初破兩三枝。 自憐短鬢蕭蕭白,不似黄花驛裏時。

    陸游 唐宋诗
  • 夙興

    草堂風雨少睡眠,骨冷始覺非壯年。 水鳥長鳴聲戛然,庭中棲鴉亦已翩。 老人清餓如龜蟬,起坐甚愛小窗妍。 一生宦遊膏火煎,歸來杜門氣粗全。 人看雖不直一錢,知我自有穹穹天。 賦詩稿成棄不傳,殘鐘斷磬知誰編。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