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位,六親與五鄉。 外卦世爻子孫旺,三般有氣我無傷,勿要落空亡。
无
其他无
〔唐朝〕 易靜
《易》之位,六親與五鄉。 外卦世爻子孫旺,三般有氣我無傷,勿要落空亡。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候館掃清晝,使車出明光。 森森入郭樹,一道引飛霜。 仰視驄花白,多慚綬色黃。 鷦鷯無羽翼,願假憲烏翔。
種竹愛庭際,亦以資玩賞。 窮秋雨蕭條,但見牆垣長。 宣尼高數仞,固應非土壤。
侍臣何事辭雲陛,江上微雲見雪花。 望閣未承丹鳳詔,掩門空對楚人家。 陳琳草奏才還在,王粲登樓興未賒。 高館更容塵外客,仍令歸路待瑤華。
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 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
野寺日欲落,晚林煙自生。 霞文明遠水,鴉點背孤城。 酒盡無閒酌,茶粗得老烹。 歸來喜不寐,濩落稱余情。
羈懷索寞苦難禁,頼有良朋與盍簪。 同志自憐今日少,知心誰復似君深。 哦詩喜得江天句,把酒愁分歲暮襟。 莫戀故山乖素約,春來準擬共登臨。
過湖見遠岫,澹若橫碧煙。 晨蔚動霽暉,春滋涵雨鮮。 人世那有此,必疑是廬山。 宿驚恍未定,欲問無暇言。 落日泊四望,諸峰森在前。 老夫急親指,舟子答果然。 平地起屏障,倚空開旗旜。 潜抱秀潤質,不露奇怪顔。 乃知名山尊,未與凡嶺班。 嚴重王公體,雍容德人賢。 何必出鋒銳,要駭俗子觀。 坐令我生敬,瞻仰忘憂端。 更待孤月出,開篷望晴巒。
餞者石與高,慶者徐與項。 醵者鄭與蘇,張侯爲兼講。 酒兵互劘壘,學植交刺䎧。 時與優孟詞,間出德山棒。 吻捷詫先鳴,途窮爭絕港。 同聲暫諧昵,異論忽儱傋。 百年能幾笑,莫作受錢缿。 明朝會稽脚,已著邕州𦂌。 饑驅自此去,擔遠無人耩。 誰能告諸公,收取鏡湖𢗒。
畧眼毛山夾,枯涸不可留。 風帆劈箭去,遼海吹一漚。 長年面死灰,死爭如赴仇。 一飯六十里,幸泊散花洲。 呼婦具盥櫛,命酒浣驚憂。 我無資身策,老計餬口謀。 勿云朝不坐,叱馭復何求。 奔車非伯夷,覆舟無孔丘。 薄德既謝此,身世付浮休。 亦念三徑具,歸從沮溺遊。 笑說今日快,擊轅爲渠謳。 別留初熟酒,飲處酹陽侯。
國有四民,各分一職。 農次於士,蓋尊稼穡。 日出當作,日入乃息。 用天分地,以足衣食。 菖葉初生,於是始耕。 務限既入,農事轉急。 禾當播種,乘雨接濕。 高田大豆,榆莢爲候。 三月區處,油麻穄黍。 時當警竊,圖葺牆宇。 蠶沙麥種,四月收貯。 開渠決竇,以待暴雨。 月建在午,秧苗入土。 女工織作,三伏炎暑。 七月芟草,燒治荒田。 大麥小麥,上戊社前。 禾欲上場,九月塗倉。 緝績布縷,十月多霜。 冬至埋穀,預試五種。 不宜者輕,宜者則重。 臘月糞地,治碓雕桑。 脩治農器,向春則忙。 四時之務,展轉相尋。 既有常産,當有常心。 雞豚兼蓄,棗栗成林。 我念此州,土多冒占。 紛紛剗請,擾擾定驗。 雨澤空過,失天之時。 生意不發,失地之脂。 身力不出,枉墮四肢。 於私無益,於官亦虧。 耕既不深,難行根脈。 耘既不勤,衆草之宅。 糞若不施,穀不精澤。 收若不速,風雨狼藉。 若能開墾,處處良田。 若能灌溉,歲歲豐年。 古來開畝,廣尺深尺。 長畝三條,於中種植。 漸鋤隴草,爬土畝中。 苗根日深,耐旱與風。 又有區種,與畝不同。 方深六寸,種禾一叢。 七寸一區,勻如棋局。 區收三升,畝號百斛。 用力既到,所收亦多。 比之漫撒,效驗如何。 凡苗之長,全在糞壤。 器欲巧便,牛須肥健。 其或無牛,以人牽犁。 彼此換工,惟在心齊。 游手浮墮,譏笑父祖。 一時之逸,終身之苦。 稍識文字,莫弄官方。 暫然得理,不可爲常。 勸爾保身,孝謹無辱。 勸爾居家,省儉常足。 兄弟同心,勿營私曲。 年豐感謝,休厭米穀。 官租未送,莫嘗酒肉。 不尋閒事,門戶清肅。 粗然不闕,教子習讀。 漸入士類,光庇宗族。 歲時禮節,親隣往復。 孫曾濟濟,所謂受福。 古有茅容,雞供母饌。 自將野菜,與客同飯。 張氏九世,同居相愛。 官家親問,寫忍以對。 郄公貧餒,甥姪孤遺。 飯藏兩頰,以活兩兒。 王丹在鄉,親行農野。 多載酒肴,勸賞勤者。 前賢所爲,可以爲師。 美哉農者,國之良民。 直道本業,必養其親。 姦未必富,拙未必貧。 地道無窮,天有冬春。 筋力在己,日用日新。 俯仰求人,莫如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