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丙丁,名曰是三奇。 天上若臨三吉路,自然神助合天機,任(辛本、川本作「恁」)往莫憂疑。
无
其他无
〔唐朝〕 易靜
乙丙丁,名曰是三奇。 天上若臨三吉路,自然神助合天機,任(辛本、川本作「恁」)往莫憂疑。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童稚牽衣雙在側,將來不可留又憶。 還鄉惜別兩難分,寧棄胡兒歸舊國。 山川萬里復邊戍,背面無由得消息。 淚痕滿面對殘陽,終日依依向南北。
曾共劉諮議,同時事道林。 與君相掩淚,來客豈知心。 堦雪凌春積,爐煙向暝深。 依然舊童子,相送出花林。
西嶽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天教水墨畫羅漢,魁岸古容生筆頭。 時捎大絹泥高壁,閉目焚香坐禪室。 忽然夢裏見真儀,脫下袈裟點神筆。 高握節腕當空擲,窸窣毫端任狂逸。 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 怪石安拂嵌復枯,真僧列坐連跏[趺]。 形如瘦鶴精神健,頂似伏犀頭骨麤。 倚松根,傍巖縫,曲錄腰身長欲動。 看經弟子擬聞聲,瞌睡山童疑有夢。 不知夏臘幾多年,一手搘頤偏袒肩。 口開或若共人語,身定復疑初坐禪。 案前臥象低垂鼻,崖畔戲猿斜展臂。 芭蕉花裏刷輕紅,苔蘚文中暈深翠。 硬笻杖,矮松牀,雪色眉毛一寸長。 繩開梵夾兩三片,線補衲衣千萬行。 林間亂葉紛紛墮,一印殘香斷煙火。 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織蒲團鎮長坐。 休公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 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書三十家。 唐朝歷歷多名士,蕭子雲兼吳道子。 若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 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於今到蜀無交親。 詩名畫手皆奇絕,覰你凡人爭是人。 瓦棺寺裏維摩詰,舍衛城中辟支佛。 若將此畫比量看,總在人間爲第一。
君不見,澄清麗水出黃金,逐浪隨波永被沈。 有幸得逢良鑒者,披砂細揀暫知音。 因此遂蒙皇上寵,直入瓊樓寶篋中。 一練(一作「鍊」)一明光照耀,一迴掌上一迴欽。 以此塵沙含妙寶,故喻衆生覺照心。 衆生無此濃三有,元來流浪被境侵。 對塵恰似真如慧,離境元無照體心。 迷即一真名二體,只爲羣生不照心。 若能對境常真照,隨塵離境一般心。 如來今日除分別,意遣衆生妄習心。 但除妄習存終始,真照何妄不真心。 (見《宗鏡錄》卷八五。 )。
古渡無風下直鉤,絲綸意在得鯨鰲。 馬師言下揚家醜,千古兒孫草裏遊。
湖中新水照春輝,綠徧垂楊千萬枝。 此地得非名細柳,暖烟偏照亞夫旗。
凄風吹雨過江城,緩策羸驂並水行。 古路初驚秋葉墮,荒郊已放候蟲鳴。 壯心耿耿人誰識,往事悠悠恨未平。 斜日半竿羌笛怨,西陵寂寞又潮生。
溪上幽人拾舊查,洞中丁戶採新芽。 欲乘赤鯉慚仙骨,自瀹霜毫愛乳花。 莋路跨騾勝五馬,郵筒得酒散雙衙。 武夷道士知君否,正擁風鸞裏月茶。
芰荷薿薿抽蘋藻,風細幽香襲懷抱。 庭竹琅然振玉音,葉落委階墉不埽。
天寒山路長,年荒蹇馿瘦。 風松適相遭,金石方互奏。 是中有佳趣,捨鞍聊杖藜。 童奴難與言,得句忘吾饑。 懷遠空暮雲,憂時當肉食。 市朝塵涴人,歸歟北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