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兵要望江南 馬藥方第三十(四首) 四

〔唐朝〕 易靜

馬瘟病,急取獺之肝。 肚內將來去屎洗,煮汁啖灌便平安。 牢記在心間。 (按:以上易靜詞四卷,凡七百二十一首,均見於《兵要望江南》一書。 《崇文總目》卷三著錄於《子部·兵家類》:「《神機武略兵要望江南詞》一卷。 」《郡齋讀書後志》卷二《兵類》云:「《兵要望江南》一卷。 右題云黃石公以授張良者。 按其書雜占行軍吉凶,寓聲於《望江南》詞,取其易記憶。 《總目》云:『武安軍左押衙易靜撰。 』蓋唐人也。 」《總目》即《崇文總目》,今本已失解題,錢侗校本據以補出。 檢《新唐書》卷六九《方鎮表》:光啓元年「改欽化軍節度爲武安軍節度使」。 因知易靜應爲唐末人。 今所據凡四本:其一爲明辛自修刊本〖簡稱辛本〗,刊於萬曆十年,今藏北京圖書館;其二爲四川省圖書館藏清初鈔本〖簡稱川本〗,此本錯別字較多,文字較近於辛本;其三,首都圖書館藏鈔本〖簡稱首本〗,題作《李衛公望江南》,分上下兩卷;其四爲北京圖書館收藏前京師圖書館舊鈔本〖簡稱京本〗,附跋云:「此從明督浙江都御史晉江蘇茂相校本錄出,題作《白猿奇書兵法雜占彖詞》,唐開府儀同三司衛公三原李靖著。 」首本、川本、辛本均爲足本,但均有所殘缺。 京本則僅存五百首,但有十餘首不見於前三本,文字亦差異較大。 今以首本爲底本,以辛本、川本、京本校補。 首本、辛本、川本皆據任半塘先生與王小盾同志合編《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稿本〗轉引,京本則轉引自張璋、黃畬編《全唐五代詞》。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屏跡三首 一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時時急,漁舟箇箇輕。 杖藜從白首,心跡喜雙清。

    杜甫 唐宋诗
  • 雪中聽箏

    玉柱泠泠對寒雪,清商怨徴聲何切。 誰憐楚客向隅時,一片愁心與弦絕。

    楊巨源 唐宋诗
  • 易陽早發

    飭裝侵曉月,奔策候殘星。 危閣尋丹障,回梁屬翠屏。 雲間迷樹影,霧裏失峰形。 復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王勃 唐宋诗
  •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二

    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 染翰過草聖,賦詩輕子虛。 閉門二室下,隱居十年餘。 宛是野人野,時從漁夫漁。 秋風自蕭索,五柳高且疎。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廬。 歲晏同攜手,只應君與予。

    王維 唐宋诗
  • 送賀秘監歸會稽詩

    南山四皓德,東海二疏名。 功遂知身退,心微覺道成。 霓裳明主賜,鶴駕列仙迎。 詔餞出中野,朋歡留上京。 灞橋春水溢,稽嶺白雲生。 此去三千里,那堪長別情。 (見宋孔延之編《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席豫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周易》占候第二十六(三十七首) 二十二

    世爻旺,若尅應爻宮。 速便提兵前去吉,自知天助喜重重,主將得奇功。

    易靜 唐宋诗
  • 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寺以詩寄之

    江路經廬阜,松門入虎谿。 聞君尋寂樂,清夜宿招提。 石鏡山精怯,禪枝怖鴿棲。 一燈如悟道,爲照客心迷。

    孟浩然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一

    體之象先,得之自然。 心空有以,道大誰傳。 蟾在珊瑚之樹,蚌藴明珠之淵,彈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釋正覺 唐宋诗
  • 和制帥 其一

    按部經時走四封,雲山有路寶巖通。 普賢相對圓光裏,摩詰不離方丈中。 喜有篇章交寄遠,恨無羽翼可凌空。 來詩忽作蛟龍吼,三日能令兩耳聾。

    王之望 唐宋诗
  • 戲題趙從善兩畫軸三首 其一

    一枝香杏一枝梅,各占東風挂玉釵。 居士石腸都似夢,王孫心眼怎安排。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