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秋夜有懷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

〔唐朝〕 皇甫冉

晚節聞君趨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大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遂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里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瀧吏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樂瀧。 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 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里。 行當何時到,土風復何似。 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 譬官居京邑,何由知東吳。 東吳遊宦鄉,官知自有由。 潮州底處所,有罪乃竄流。 儂幸無負犯,何由到而知。 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爲。 不虞卒見困,汗出媿且駭。 吏曰聊戲官,儂嘗使往罷。 嶺南大抵同,官去道苦遼。 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 鱷魚大於船,牙眼怖殺儂。 州南數十里,有海無天地。 颶風有時作,掀簸真差事。 聖人於天下,於物無不容。 比聞此州囚,亦在生還儂。 官無嫌此州,固罪人所徙。 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說委。 官不自謹慎,宜即引分往。 胡爲此水邊,神色久戃慌。 㼚大缾甖小,所任自有宜。 官何不自量,滿溢以取斯。 工農雖小人,事業各有守。 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 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 仁義飭其躬,巧姦敗羣倫。 叩頭謝吏言,始慚今更羞。 歷官二十餘,國恩竝未酬。 凡吏之所訶,嗟實頗有之。 不即金木誅,敢不識恩私。 潮州雖云遠,雖惡不可過。 於身實已多,敢不持自賀。

    韓愈 唐宋诗
  • 高軒過

    華裾織翠青如葱,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云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李賀 唐宋诗
  • 楊柳枝詞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白居易 唐宋诗
  • 一字至七字詩

    詩,綺美,瓌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唯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白居易 唐宋诗
  • 淮南送友人歸滄州

    風色忽西轉,坐爲千里分。 高帆背楚落,寒日逆淮曛。 斷燒緣喬木,盤鵰隱片雲。 鄉關百戰地,歸去始休軍。

    李頻 唐宋诗
  • 聞杜牧赴闕

    舊隱匡廬一草堂,今聞攜策謁吾皇。 峽雲難卷從龍勢,古劒終騰出土光。 開翅定期歸碧落,濯纓寧肯問滄浪。 他時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詩寄釣鄉。

    伍喬 唐宋诗
  • 贈韋早陸羽

    只將陶與謝,終日可忘情。 不欲多相識,逢人懶道名。

    皎然 唐宋诗
  • 三諫歌

    捨世榮,捨世榮華道理長。 努力殷勤學三諫,諫我身心還本鄉。 諫意意根莫令起,諫口口根莫說彰。 諫手手根莫鞭杖,三諫三王王自香。 (此間似脫一句)虛空自得到仙堂。 仙堂不近亦不遠,徘徊只是衆中央。 若欲行住仙堂裏,不用匍匐在他鄉。 若欲求念彌陀佛,東西南北是西方。 西方彌陀觸處是,面前背後七重行。 或黃或赤或紅白,或大或小或短長。 天蓋正是彌陀屋,木孔木穿彌陀房。 天上空中彌陀路,草木正是彌陀鄉。 日夜前後嘈嘈閙,正是彌陀口放光。 若欲禮拜彌陀佛,不用思想強干忙。 若不誑人是禮拜,若不求人是道場。 努力自使三功作,殷勤肆力種衣糧。 山河是家無盡藏,草木是人常滿倉。 泥水是人常滿庫,藤蘿是人無底囊。 多作功夫自成就,自行手脚熟嚴裝。 若欲往生安樂國,只是箇物是西方。 (見《宗鏡錄》卷二九)。

    傅翕 唐宋诗
  • 和子薳春江用老杜韵

    欲去未成去,朔風鳴怒濤。 片帆洲外舉,列岫霧中高。 竹屋雨沾被,紙窗寒透袍。 遥應望歸艇,向夕走兒曹。

    王之道 唐宋诗
  • 登景星巖

    道滿三千界,潮音未許緘。 何爲獅子座,却上景星巖。 天近雲隨步,林深翠滴衫。 我來寧憚遠,端欲洗塵凡。

    吳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