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西里盛,世世秉鈞衡。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引《翰府名談》。 )(〖1〗《翰府名談》:「丞相李文正公昉少年時嘗以詩呈叔侍中,覽而喜,贈之詩曰〖略〗。 後文正果大用,詔賜所居爲謝元卿秉鈞里。 」)。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沼
反觀西里盛,世世秉鈞衡。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引《翰府名談》。 )(〖1〗《翰府名談》:「丞相李文正公昉少年時嘗以詩呈叔侍中,覽而喜,贈之詩曰〖略〗。 後文正果大用,詔賜所居爲謝元卿秉鈞里。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 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
重重道氣結成神,玉闕金堂逐日新。 若數西山得道者,連予便是十三人。
暖傍離亭靜拂橋,入流穿檻綠陰搖。 不知落日誰相送,魂斷千條與萬條。
之字何惶惶,卜居須自審。 南方瘴癘多,北地風霜甚。 荒陬不可居,毒川難可飲。 魂兮歸去來,食我家園葚。
空。
高堂信逆旅,懷(一作「壞」)業理常牽。 玉匣方委觀,金臺不復延。 挽聲隨徑遠,蘿影帶松懸。 詎能留十念,唯應逐四緣。 幻工作同異,變弄巧(一作「作」)多聲(一作「身」)。 愚俗諍人我,誰復非謂真。 謬者疑久固,達者知幻賓。 陞沉苦樂異,徒祭哭蒼天(一作「親疎既無定,何勞非蒼旻」。 )(見同書卷十九《送終部》。 注一作者,爲《法苑珠林》卷一百十六之異文。 )。
潦倒淮山客,金臺五見秋。 退飛嗟宋鷁,畏暑甚吳牛。 問疾憐摩詰,分曹類子猷。 自慙無補報,只合隱林丘。
二年環堵頼餘波,相和兒童襦袴歌。 還復攀轅逢此日,敢忘推轂意如何。 十行行矣重徵霸,三徑歸歟暫景坡。 旦晚陪公畫橋路,共看天遠夕陽多。
西掖北門明辯餘,道家豈與法家殊。 父爲鴻漸子鵬舉,兄是龍駒弟鳳雛。 金版六韜回地軸,玉衡七政總天樞。 誰知左相兵刑外,草就歌詩頌有虞。
有形則有影,畏影當念形。 日月難久晦,處陰乃暫停。 光照不復離,疾走何所寧。 當是誚尼父,我輩烏忍聽。 結廬雖可託,夜燭亦熒熒。 直躬觀罔兩,將此同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