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東林寺聯句

〔唐朝〕 徐知證

(徐知證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總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藝文志》作《鳳苑集》〗鍾敬倫〖《全唐詩》無虔修等六人詩〗)古殿巍峨鎮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大典》作「朝」)梵,嶺上孤猿聽晚(《大典》作「曉」)鐘。 (節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鴈[□]冷雲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 (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遊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 (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大典》作「扃」)青靄合,嵐(《大典》作「風」)蒸幽(李壁引作「山」)逕綠苔封。 (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大典》作「閑」)訪空關不厭重。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鍾敬倫(鍾)。 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按:詩末原題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閑遊聯題。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五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詩,題作《東林寺天祚二年聯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聯,又聯句者姓名均不著明,統歸知證名下,實誤。 異文頗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八《和蔡樞密種山藥》注引徐知證《棗林聯句》「嵐蒸山徑綠苔封」一句。 「棗林」爲「東林」之誤。 其餘校改,所據爲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同人《貞松老人遺稿·〈廬山記〉校勘記》,羅氏曾參據日本元祿本《廬山記》。 惟《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將詩末原題一行誤植於匡白詩題之上,當改正。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宮怨

    露溼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 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

    李益 唐宋诗
  • 早春日山居寄城郭知己

    陽和潛發蕩寒陰,便使川原景象新。 入戶風泉聲瀝瀝,當軒雲岫色沈沈。 殘雲帶雨輕飄雪,嫩柳含煙小綻金。 雖有眼前詩酒興,遨遊爭得稱閑心。

    于武陵 唐宋诗
  • 小桃源(曩有耕于小桃源得一銅牌,牌上有詩一絕云:)

    綽約去朝真,仙源萬木春。 要知竊桃客,定是會(一作滑)稽人。 (《輿地紀勝》一六六《長寧軍》)。

    無名氏 唐宋诗
  • 左掖梨花

    閑灑階邊草,輕隨箔外風。 黃鶯弄不足,銜入未央宮。

    王維 唐宋诗
  • 五月十七日冒暑報謁

    炎熱不可觸,報謁當及時。 登車汗如洗,黽勉將何之。 城隅行詰屈,路轉沿江湄。 仰看山列黛,俯瞰水淪漪。 心寬天地大,思遠雲霧披。 猶如塵土中,忽見元紫芝。 暑氣眇何許,清凉今在茲。 客子且休轡,與汝同此嬉。 人生貴自適,奔走亦奚爲。

    張九成 唐宋诗
  • 用前韻答翁子靜

    客心既岑寂,節物亦倥傯。 幽籬菊初暗,深壑梅已動。 古人傲尺璧,顧謂寸陰重。 欲從夫子遊,掣肘愧不勇。 松高節磊砢,鶴老格清聳。 當知山澤臞,誰羨將相種。 一官戲人間,叢書以自擁。 微言聞緒餘,三歎手輒拱。 青天本寥廓,不受雲霧滃。 願言瞻清明,茗碗不辭捧。

    朱松 唐宋诗
  • 題林擇之欣木亭

    危亭俯清川,登覽自晨暮。 佳哉陽春節,看此隔溪樹。 連林爭秀發,生意各呈露。 大化本無言,此心誰與晤。 真歡水菽外,一笑和樂孺。 聊復共徜徉,殊形乃同趣。

    朱熹 唐宋诗
  • 金山十詠呈坦叔 付衣堂

    大地不解容,四衆俱欲殺。 不辨如是心,定難消此衲。

    周孚 唐宋诗
  • 送徐璣

    一舸寒江上,梅花共別離。 不來相送處,愁有獨歸時。 去夢千峰遠,爲官三歲期。 思君難可見,新集見君詩。

    徐照 唐宋诗
  • 海陵歲暮 其一

    地氣長江北,雲容古戍邊。 層冰明薄日,積雪了窮年。 鄉遠勞羈夢,官閒足晏眠。 客來相勞苦,不責坐無氈。

    孫應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