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哭左偃(題擬)

〔唐朝〕 王操

堂親垂白日,稚子欲行時。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四引《雅言雜錄》。 )(按:王操入宋後詩存者尚多,茲不備錄。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玉山東溪題李叟屋壁

    霞景已斜照,煙溪方暝投。 山家歸路僻,轍跡亂泉流。 野老採薇暇,蝸廬招客幽。 麏麚突荒院,鸕鵲步閑疇。 偶此愜真性,令人輕宦遊。

    錢起 唐宋诗
  • 漸至涪州先寄王員外使君縱

    文教通夷俗,均輸問火田。 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 毒瘴含秋氣,陰崖蔽曙天。 路難空計日,身老不由年。 將命寧知遠,歸心詎可傳。 星郎復何意,出守五溪邊。

    戴叔倫 唐宋诗
  • 嚴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東南樓因名清輝未立標牓徵歸郎署予既到郡性愛樓居宴遊其間頗有幽致聊成十韻兼戲寄嚴

    嚴郎置茲樓,立名曰清輝。 未及署花牓,遽徵還粉闈。 去來三四年,塵土登者稀。 今春新太守,灑埽施簾幃。 院柳煙婀娜,檐花雪霏微。 看山倚前戶,待月闡東扉。 碧窗戛瑤瑟,朱闌飄舞衣。 燒香卷幕坐,風燕雙雙飛。 君作不得住,我來幸因依。 始知天地間,靈境有所歸。

    白居易 唐宋诗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 和晨興因報問龜兒

    冬旦寒慘澹,雲日無晶輝。 當此歲暮感,見君晨興詩。 君詩亦多苦,苦在兄遠離。 我苦不在遠,纏綿肝與脾。 西院病孀婦,後牀孤姪兒。 黃昏一慟後,夜半十起時。 病眼兩行血,衰鬢萬莖絲。 咽絕五臟脉,瘦消百骸脂。 雙目失一目,四肢斷兩肢。 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爲。 誰謂荼蘗苦,荼蘗甘如飴。 誰謂湯火熱,湯火冷如澌。 前時君寄詩,憂念問阿龜。 喉燥聲氣窒,經年無報辭。 及覩晨興句,未吟先涕垂。 因茲漣洳際,一吐心中悲。 茫茫四海間,此苦唯君知。 去我四千里,使我告訴誰。 仰頭向青天,但見雁南飛。 憑雁寄一語,爲我達微之。 弦絕有續膠,樹斬可接枝。 唯我中腸斷,應無連得期。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鍾員外

    送人多折柳,唯我獨吟松。 若保歲寒在,何妨霜雪重。 森梢逢靜境,廓落見孤峰。 還似君高節,亭亭尠繼蹤。

    謝仲宣 唐宋诗
  • 七言 二十四

    強居此境絕知音,野景雖多不合吟。 詩句若喧卿相口,姓名還動帝王心。 道袍薜帶應慵挂,隱帽皮冠尚懶簪。 除此更無餘箇事,一壺村酒一張琴。

    呂巖 唐宋诗
  • 滿庭芳

    大道淵源,高真隱秘,風流豈可知聞。 先天一氣,清濁自然分。 不識坎離顛倒,誰能辨,金木浮沈。 幽微處,無中產有,澗畔虎龍吟。 壺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陰魄陽魂。 運周天水火,燮理寒溫。 十月脫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門。 君知否,塵寰走徧,端的少知音。

    呂巖 唐宋诗
  • 送汾城王主簿

    少年初帶印,汾上又經過。 芳草歸時徧,情人故郡多。 禁鐘春雨細,宮樹野煙和。 相望東橋別,微風起夕波。

    韋應物 唐宋诗
  • 春日溪橋

    留戀春光慰病顔,無情風雨卷春還。 陰陰密綠籠溪暗,細細疏紅點徑斑。 老去益憐詩思澀,歡來聊破酒腸慳。 不嫌門外無車轍,得遂衰慵一味閒。

    姚孝錫 唐宋诗
  • 四月四日祀赤帝于慈雲嶺凈名寺祀畢游易安齋至江次送黄子升通判還鄉

    祀罷燈花喜,山游曉色新。 江頭送歸客,我亦是行人。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