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真彌勒,分(《布袋和尚傳》作「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布袋和尚傳》作「世」、《雞肋編》卷中作「識世」)人,時人終(《雞肋編》作「總」、《五燈會元》作「自」、《布袋和尚傳》作「俱」)不識。 (以上諸首均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五燈會元》卷二、《卍續藏》本《明州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元人曇噩作〗。 )(按:《布袋和尚傳》云此爲其滅後作,末題九字云:「不得狀吾相,此即是真。 」)。
无
其他无
〔唐朝〕 契此
彌勒真彌勒,分(《布袋和尚傳》作「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布袋和尚傳》作「世」、《雞肋編》卷中作「識世」)人,時人終(《雞肋編》作「總」、《五燈會元》作「自」、《布袋和尚傳》作「俱」)不識。 (以上諸首均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五燈會元》卷二、《卍續藏》本《明州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元人曇噩作〗。 )(按:《布袋和尚傳》云此爲其滅後作,末題九字云:「不得狀吾相,此即是真。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有得许多泪。 又闲却、许多鸳被。 枕头儿、放处都不是。 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 道无书、却有书中意。 排几个、人人字。
花知否,花一似何郎。 又似沈东阳。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 著一阵、霎时间底雪。 更一个、缺些儿底月。 山下路,水边墙。 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 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烟波江上西亭小。 晓来雨过惊秋早。 飞栋倚晴空。 凉生面面风。 痴儿官事了。 独自凭栏笑。 何处有尘埃。 扁舟归去来。
落日下平楚,秋色到方塘。 人间袢暑难耐,独有此清凉。 龙卷八荒霖雨,鹤閟十州风露。 回薄水云乡。 欲识千里润,记取玉流芳。 石兰衣,江蓠佩,芰荷裳。 个中自有服媚,何必锦名堂。 吸取玻璃清涨,唤起逍遥旧梦,人物俨相望。 矫首望归路,三十六虚皇。
虹雨才收,正抱叶残蝉,渐老云木。 银汉飞星,玉壶零露,万里素秋如沐。 倚颦抱独。 盼娇曾记郎心目。 向艳歌偏爱,赋情多处寄衷曲。 凄凉漫有,旧月阑干,夜凉无因,重照颓玉。 扇纨收、鸾孤蠹损,一番愁绪黯相触。 回首寒云空雁足。 露井零乱,已是负了桐阴,可堪轻误,满篱种菊。
铜彝绣箔。 风流不到临春阁。 婆娑清影来岩壑。 梅魄兰魂,香染九秋萼。 蕊仙拥下青瑶幕。 粟肌透入黄金约。 有人奚酉逢鱼摸。 欲插还羞,重把鬓云掠。
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 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 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 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 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 水流云散,於今几度蓼花秋。 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 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
飞雨一番,杜宇数声,东君又回。 对花垂粉泪,舟移洛甫,柳眉颦黛,马走章台。 南架海棠,北窗红药,都是当年手自裁。 伤离别,想今朝去也,明日重来。 轩车且莫相催。 待细把衷肠诉此怀。 这画阑六曲,懒和月倚,朱帘十二,不与风开。 青杏园林,朱樱酪酒,争似和羹雪后梅。 那时节,好都将心事,分付多才。
春事浑如客。 趁新晴、花骢骄骏,纻衫轻窄。 腊瓮初倾光欲动,笑把黄甘旋擘。 更喜得、酒朋诗敌。 陶写襟怀觞咏里,似风流、王谢当年集。 忘尔汝,任争席。 疏帘画舫梅妆白。 看斜阳、波心镜面,照伊颜色。 飘缈笙歌天上谱,一刻千金莫惜。 谁信道、高楼占得。 柳外暝烟人去也,但月钩、冷浸阑干湿。 知过了,几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