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 五十五

〔唐朝〕 延壽

退迹何人繼昔賢,凡途終是事謀先。 只知兢逐浮雲富,誰解驚嗟逝水年。 寒影半疎霜後樹,秋聲萬點雨中禪。 千般不更經營得,一榻無餘任自然。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華山女

    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宮庭。 廣張罪福資誘脅,聽衆狎恰排浮萍。 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 華山女兒家奉道,欲驅異敎歸僊靈。 洗粧拭面著冠帔,白咽紅頰長眉青。 遂來陞座演真訣,觀門不許人開扃。 不知誰人暗相報,訇然振動如雷霆。 掃除衆寺人跡絕,驊騮塞路連椔軿。 觀中人滿坐觀外,後至無地無由聽。 抽簪脫釧解環佩,堆金疊玉光青熒。 天門貴人傳詔召,六宮願識師顏形。 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去青冥。 豪家少年豈知道,來遶百帀脚不停。 雲牕霧閣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 僊梯難攀俗緣重,浪憑青鳥通丁寧。

    韓愈 唐宋诗
  • 上陽水窗旬宴得移字韻

    河漢非應到,汀洲忽在斯。 仍逢帝樂下,如逐海槎窺。 春賞時將換,皇恩歲不移。 今朝遊宴所,莫比天泉池。

    張九齡 唐宋诗
  • 上江州陳員外

    寒江九派轉城樓,東下鍾陵第一州。 人自中臺方貴盛,地從西晉即風流。 舊班久望鵷晴翥,餘力猶聞虎夜浮。 應恨屬官無健令,異時佳節阻閑遊。

    羅隱 唐宋诗
  • 送路少府使東京便應制舉

    故人西奉使,胡騎正紛紛。 舊國無來信,春江獨送君。 五言淩白雪,六翮向青雲。 誰念滄州吏,忘機鷗鳥羣。

    劉長卿 唐宋诗
  • 贈漢陽輔錄事二首 一

    聞君罷官意,我抱漢川湄。 借問久疎索,何如聽訟時。 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應念投沙客,空餘弔屈悲。

    李白 唐宋诗
  • 家君爲張丈明叔段丈處厚作詩集序小子贊之

    二老學而窮,超然以詩鳴。 雍容三百篇,一一韶與韺。 挺特汜水詩,彊梁與古争。 寂寥會隠篇,澹蕩遺心營。 珠璣淪瓦礫,有時應夜明。 過者劇千萬,豈無一不盲。 我父實久要,早以文會并。 茲來唱無和,樽酒懷平生。 遺篇乃見屬,悼往泯厥聲。 歘然奮長筆,摭實無過情。 而今且誰託,兩族俱凋零。 從古作者意,所務非近程。 徐觀百年內,污世曷足名。

    李處權 唐宋诗
  • 葛通判請益非心非佛因緣以偈示之

    即心即佛眉拕地,非佛非心雙眼橫。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釋慧遠 唐宋诗
  • 夢回

    病骨便衾暖,羈懷怯夢回。 鐘殘燈燼落,香冷雨聲来。 老抱憂時志,狂非濟世材。 明朝入冬假,燒兔薦新醅。

    陸游 唐宋诗
  • 小舟白竹篷蓋保長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戲作二首 其一

    茅簷細雨溼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 不愛相公金絡馬,羨他亭長白篷船。

    陸游 唐宋诗
  • 己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幹歸豫章

    伯和來自西山西,西山爽氣在睫眉。 胸中八索貯奇古,筆下九河走風雨。 君不見李家人物它家無,老蚌一産俱明珠。 郎罷致身已碧落,衆雛爭先見頭角。 伯珍魁名北斗傍,仲簡插脚鴛鷺行。 如何伯也袖兩手,却去外臺作賓友。 荆溪病守鬢星星,一見鄉人雙眼明。 白雲飛處忽心動,不堪折柳還相送。 我自爲客仍送君,梅邊雪裏正新春。 還家燈火更青簡,給札蘭臺未渠晚。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