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幷序○序爲南嶽齊己撰) 十三

〔唐朝〕 居遁

心空不及道空安,道與心空狀一般。 參玄不是道空士,一乍相逢不易看。 (又見《祖堂集》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二九)。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稽首作詩

    化佛示持帚,仲尼稱執鞭。 列生御風歸,飼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長綬趨遙泉。 開士行何苦,雙瓶胝兩肩。 蕭寺百餘僧,東廚正揚煙。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 若其有此身,豈得安穩眠。 獨出違順境,不爲寒暑還。 大聖於其中,領我心之虔。 萬法常空滅,無生因忍全。 一國一釋迦,一燈分百千。 永願遺世知,現身彌勒前。 潛容偏虛空,靈響不可傳。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連。 阿若楚系簡帛陳如,迦葉迦旜延。 左右二菩薩,文殊幷普賢。 身披六銖衣,億刦爲大僊。 寶塔寶樓閣,重簷交梵天。 譬如一明珠,共贊光白圓。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剛堅。 野叉羅剎鬼,亦赦塵垢纏。 乃致金翅鳥,吞龍護洪淵。 一十一衆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 佛法付國王,平等無頗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權。 玉堂無蠅飛,五月冰凜筵。 盡力答明主,猶自招罪愆。 九族無白身,百花動嬋娟。 神聖惡如此,物華不能妍。 祿山一微胡,驅馬來自燕。 宛彼宮闕麗,如何犬羊羶。 苦哉千萬人,流血成丹川。 此輩之死後,鑊湯所熬煎。 業風吹其魂,猛火燒其煙。 獨有丁行者,無憂樹枝邊。 市頭盲老人,長者乞一錢。 韜照多密用,爲君吟此篇。

    顧況 唐宋诗
  • 奉天酬別鄭諫議雲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

    巨孽盜都城,傳聞天下驚。 陪臣九江畔,走馬來赴難。 伏奏見龍顏,旋持手詔還。 單車不可駐,朱檻未遑攀。 故人出相餞,共悲行路難。 臨岐荷贈言,對酒獨傷魂。 世故山川險,憂多思慮昏。 重陰蔽芳月,疊嶺明舊雪。 泥積轍更深,木冰花不發。 鄭君間世賢,忠孝乃雙全。 大義棄妻子,至淳易生死。 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餘里。 駿馬帳前發,驚塵路旁起。 樓頭俛首看,莫敢相留止。 拜闕奏良圖,留中沃聖謨。 洗兵救衞郡,誘敵討幽都。 名亞典屬國,良選諫大夫。 從容九霄上,談笑授陰符。 盧生富才術,特立居近密。 採掇獻吾君,朝廷視聽新。 寬饒狂自比,汲黯直爲鄰。 就列繼三事,主文當七人。 可憐長守道,不覺五逢春。 昔去城南陌,各爲天際客。 關河煙霧深,寸步音塵隔。 羈旅忽相遇,別離又茲夕。 前悲涕未乾,後喜心已慼。 而我方老大,頗爲風眩迫。 夫君幷少年,何爾鬢鬚白。 惆悵語不盡,裴回情轉劇。 一尊自共持,以慰長相憶。

    戴叔倫 唐宋诗
  • 惆悵詩十二首 十二

    夢裏分明入漢宮,覺來燈背錦屏空。 紫臺月落關山曉,腸斷君恩信畫工。

    王渙 唐宋诗
  • 詩(幷序) 八

    沉淪三惡道,家內無人知。 有衣不能著,有馬不能騎。 有奴不能使,有婢不相隨。 有食不能喫,向前恒受饑。 冥冥地獄苦,難見出頭時。 依巡(一作「相逐」)次第去,却活知有誰。

    王梵志 唐宋诗
  • 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

    欲謁明光殿,先趨建禮門。 仙郎去得意,亞相正承恩。 竹裏巴山道,花間漢水源。 憑將兩行淚,爲訪邵平園。

    岑參 唐宋诗
  • 游仙都

    皇都歸客過仙都,厭看西湖看鼎湖。 洞接龍泓片雲近,山分雁蕩一峯孤。 香清天上碧華落,音好林間青鳥呼。 天遣林泉慰吾輩,不容身世老迷塗。

    王十朋 唐宋诗
  • 續訪得七人 李左相

    罷相避同列,銜杯樂聖人。 那知偃月堂,中有丞相瞋。

    王十朋 唐宋诗
  • 頌四賓主 其八

    直下無君回避處,聲色全彰第一義。 取相凡夫承不知,頓悟圓音方了利。

    釋印肅 唐宋诗
  • 月中過蜻蜓浦

    天光水色合爲一,舟出西城猶落日。 一規忽見寒璧升,萬頃坐嘆溶銀溢。 哀哀姑惡訴何苦,熠熠螢火光自失。 葦低時見小艇過,水響遥知大魚出。 銅壺玉酒我徑醉,短髮垂肩蓬不櫛。 緩篙遡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

    陸游 唐宋诗
  • 閉户

    簞瓢虚道不堪憂,閉户方從造物遊。 安樂本因無事得,功名常忌有心求。 洗除仇怨忘戀觸,收斂光芒靜斗牛。 兒報床頭春甕熟,人間萬事轉悠悠。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