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幷序○序爲南嶽齊己撰) 三十九

〔唐朝〕 居遁

萬般施設不如常,又不驚人又久長。 如常恰似秋風至,無意涼人人自涼。 (又見《祖堂集》卷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春日和盧使君幼平開元寺聽妙奘上人講

    仁聖垂文在,虛空日月懸。 陵遲追哲匠,宗旨發幽詮。 法受諸侯請,心教四子傳。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顧我從今日,聞經悟宿緣。 涼山萬里去,應爲教猶偏。

    皎然 唐宋诗
  • 訪邱員外丹(題擬)

    五月五日日亭午,獨自騎驢入山隝。 來到君家不見君,下驢倚杖叩君戶。 驚起山童開山扉,黃犬摇尾銜人衣。 試問先生住何處,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歸。 引我池中看釣磯,池中數箇白鷗兒,見人慣後癡不飛。 待君歸來君未歸,卻復騎驢下翠微。 (見仁和張大昌輯《臨平記補遺》卷四。 )(《全唐詩續補遺》卷六據《咸淳臨安志》卷九五《紀遺》收此詩,題作《謁丘真人不遇》,今刪彼存此,錄其異文如次:「亭午」作「卓午」,「入山」作「上山」,「歸來」作「君歸」。 )(〖1〗《臨平記補遺》:「曲園先生曰:『沈〖沈謙〗記於唐人贈邱丹詩悉錄之,而失錄此詩。 按此詩見宋陳郁《藏一話腴》,云「邱本唐人,棄官學道於此,顧況訪之」云云。 有詩無題。 姑據《話腴》題爲《訪邱員外丹》,未知原題云何也。 』」)。

    顧况 唐宋诗
  • 詩(幷序) 五

    可笑世間人,癡多黠者少。 不愁死路長,貪著苦煩惱。 夜眠遊鬼界,天曉歸人道。 忽起相羅拽,啾唧索租調。 貧苦無處得,相接被鞭拷(一作「𢭦」)。 生時有苦痛,不如早死好。

    王梵志 唐宋诗
  • 望江南

    還丹術,切要經手傳。 若信故方終自誤,顛來倒去倒來顛,不得怨神仙。

    陶埴 唐宋诗
  •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雲海。 沛然乘天遊,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幷。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 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 采秀臥王屋,因窺洞天門。 朅來遊嵩峰,羽客何雙雙。 朝攜月光子,暮宿玉女牕。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潨。 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 逸興滿吳雲,飄颻淛江汜。 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雲橫天際山。 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 萬壑與千巖,崢嶸鏡湖裏。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 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 笑讀曹娥碑,沈吟黃絹語。 天台連四明,日入向國清。 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華頂殊超忽。 石梁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 挂席歷海嶠,迴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嶢兀。 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 縉雲川谷難,石門最可觀。 瀑布挂北斗,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 却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 路創李北海,巖開謝康樂。 松風和猨聲,搜索連洞壑。 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 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嶢。 岧嶢四荒外,曠望羣川會。 雲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 釣臺碧雲中,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裴回上姑蘇。 煙綿橫九疑,漭蕩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 迴橈楚江濱,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 五月造我語,知非佁儗人。 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雲,弦歌播清芬。 雖爲江寧宰,好與山公羣。 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 君來幾何時,仙臺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定長三五枝。 至今天壇人,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茫然使心悲。 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李白 唐宋诗
  • 喜雪

    剪水適從天上手,綴條不作世間花。 柴門有客方高枕,石鼎無人共試茶。 清借遠山迎馬出,潤含修竹倚窗斜。 令人卻憶前年盛,輦轂歡聲百萬家。

    李處權 唐宋诗
  • 和路樞四首 其四

    進退行藏合道樞,詎分廊廟與江湖。 願陪東閣留賓後,定向南山卜宅無。 不爲避喧隣懶瓚,祗緣嘗藥訪臾區。 勉搜累句酬高韻,端似無鹽簉子都。

    胡寅 唐宋诗
  • 送孟婿植還臨川

    西風同泛婺江船,倒指光陰六換年。 秋色又看梧葉老,離懷還對菊花前。 塵埃左宦空搔首,功業青雲更著鞭。 兒女關情易來往,一樽臨路亦悽然。

    韓元吉 唐宋诗
  • 看花

    是花皆有態,品格不須論。 方其得意時,掀舞春風前。 正如東西施,彼此兩爭妍。 有萬吹不同,各自矜其天。

    姜特立 唐宋诗
  • 大雨中離三山宿天章寺

    苦雨催寒不肯晴,晚來餘勢更縱横。 雲如山壞長空黑,風似潮回萬木傾。 要借關河供遠眼,不辭泥淖困初程。 解衣一笑僧窗下,幾兩青鞵了此生。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