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覺地頌

〔唐朝〕 惟勁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陽翟張主簿之任

    舊聞陽翟縣,西接鳳高山。 作吏同山隱,知君處劇閑。 少年當効用,遠道豈辭艱。 遲子揚名後,方期綵服還。

    獨孤及 唐宋诗
  • 江上送客

    江花已萎絕,江草已消歇。 遠客何處歸,孤舟今日發。 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 共是多感人,仍爲此中別。

    白居易 唐宋诗
  • 金陵詞

    宮中細草香紅濕,宮內纖腰碧窗泣。 唯有虹梁春燕雛,猶傍珠簾玉鉤立。

    故臺城妓 唐宋诗
  • 詩偈 六十四

    有人道不得,是伊心王黑。 不能自了事,埋藏一羣賊。 羣賊多貪癡,緣事說是非。 心王被賊使,劫劫無出期。 見花不識樹,果熟始應知。

    龐藴 唐宋诗
  • 偈頌(幷序○序爲南嶽齊己撰) 五十四

    未了及(《祖堂集》卷八作「之」)時親遍禮,不須(《祖堂集》作「應」)端坐守清貧。 直似羅睺羅(《祖堂集》作「行」)密行,爭(《祖堂集》作「豈」)如迦葉不聞聞。

    居遁 唐宋诗
  • 同年梅鼎臣赴鳳翔幕兼省覲

    酪和盤櫻舊宴空,鳳岐新辟逐旌弓。 坐陪府幄談成藪,趨問家庭史有公。 春斝促浮萍葉紫,夜章催刻密枝紅。 青袍玉骨英游盛,上路爭看側帽風。

    宋祁 唐宋诗
  • 天台書事十三首 其三

    人情人事撥來無,惟有親知意不疏。 數幅沓來還一幅,寒溫而已作回書。

    曹勛 唐宋诗
  • 上平江徐侍郎十絕句 其六

    繞郭舊稱家十萬,朝天常恨驛三千。 而今已是繁華倍,更覺旌麾近日邊。

    曾協 唐宋诗
  • 辛著作知西京永寧

    躍馬西畿令,家塋在洛陽。 衣霑寒食雨,花發故宮牆。 冷淡鳩鳴屋,寬閑水滿塘。 送君悲漸老,空憶釣伊魴。

    梅堯臣 唐宋诗
  • 雨中作三首 其三

    短鬢白如絲,梅花似舊時。 掩屏愁入夢,隱几雨催詩。 病爲陰天劇,春緣閏歲遲。 非關畏車馬,衰甚實難支。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