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拋漁艇,二十人前折桂枝。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六引《青瑣集》)(〖1〗《青瑣集》云:「王仲舉,營道人,母嘗夢挾仲舉入月。 仲舉修進業,長興〖化〗二年赴舉,謁秦王登第,後有詩謝秦王)(曰〖略〗。 太平興國中,仲舉有子曰嗣全,亦中進士第,乃挾兩子入月之祥。 」以《五代史補》卷二載何仲舉事跡參證,知「王仲舉」爲「何仲舉」之誤。 二書所載及第年有異,未詳孰是。 )。
无
其他无
〔唐朝〕 何仲舉
三千里外拋漁艇,二十人前折桂枝。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六引《青瑣集》)(〖1〗《青瑣集》云:「王仲舉,營道人,母嘗夢挾仲舉入月。 仲舉修進業,長興〖化〗二年赴舉,謁秦王登第,後有詩謝秦王)(曰〖略〗。 太平興國中,仲舉有子曰嗣全,亦中進士第,乃挾兩子入月之祥。 」以《五代史補》卷二載何仲舉事跡參證,知「王仲舉」爲「何仲舉」之誤。 二書所載及第年有異,未詳孰是。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蓮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猶勝道傍柳,無事蕩春風。
屑珠瀉潺湲,裂玉何威瓌。 若調千瑟弦,未果一曲諧。 古駭毛髮慄,險驚視聽乖。 二老皆勁骨,風趨緣欹崖。 地遠有餘美,我遊采棄懷。 乘時幸勤鑒,前恨多幽霾。 弱力謝剛健,蹇策貴安排。 始知隨事靜,何必當夕齋。
剃髮多緣是代耕,好聞人死惡人生。 祇園說法無高下,爾輩何勞尚世情。
聲望去已遠,門人無不知。 義行相識處,貧過少年時。 妨寐夜吟苦,愛閑身達遲。 難求似君者,我去更逢誰。
昔歲爲邦初未識,今朝休沐始相親。 移家水巷貧依靜,種柳風窗欲占春。 詩思先邀烏府客,山情還訪白樓人。 登臨許作煙霞伴,高在方袍間幅巾。
皇心亭毒廣,蝥賊皆陶甄。 未刈蚩尤旗,方同軒后年。 天子幸漢中,轘轅阻氛煙。 璽書召幕牧,名在列岳仙。 國難倚長城,廟謀資大賢。 清損休汝騎,仁留述職篇。 遐路渺天末,繁笳思河邊。 飾徒促遠期,祗命赴急宣。 謏才豈足稱,深仁顧何偏。 那堪臨流意,千里望旗旃。
今朝不保明朝,常作千載遮頭。 (以上均見《卍續藏經》本《雪峰真覺禪師語錄》卷下。 是書附北宋王隨、孫覺等人序。 )。
木末禪扃小徑通,杖藜春晚日沖融。 四圍山色參空遠,一带溪光入座雄。 俯仰舊遊渾似夢,琢磨新句愧難工。 浩歌笑指城隅路,和氣分明醉眼中。
吾州山水西州冠,正欠雄樓並傑觀。 奇峰秀嶺待彈壓,明月清風須判斷。 三峨舊不到郡齋,創爲詩人供几案。 烟雲舒卷水墨圖,草木青紅錦繡段。 一時冠盖共登臨,百年父老俱驚惋。 縈回舞袖試弓彎,宛轉歌聲學珠貫。 佳人蜂蝶爭遶鬢,上客龍蛇看揮翰。 寓公雖作一月留,梅發東湖歸思亂。 兒戲聊成此段奇,陳迹應留後人嘆。 明朝艇子泝平羌,却伴謫仙遊汗漫。
東浦菰蒲合,南莊桑柘繁。 潮生無斷港,寺廢有頹垣。 糴米尋山步,移舟泊水村。 野人多舊識,相對兩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