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象談真旨,都緣未辨明。 守他山鬼窟,不免是精靈。
无
其他无
〔唐朝〕 緣密
罔象談真旨,都緣未辨明。 守他山鬼窟,不免是精靈。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柳疎桐下晚窗明,秖有微風爲析酲。 唯欠白綃籠解散,洛生閑詠兩三聲。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暫停。 埋著蓬蒿下,曉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盡,魂魄幾凋零。 遮莫齩鐵口,無因讀老經。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裏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毫(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1〗這首詩雖不見《全唐詩》和《全唐詩逸》,在敦煌本沒有出現以前,是曾經廣泛流傳的。 依余所知,最早的是一○七七年陝西咸甯縣臥龍寺的石刻本,但題太宗,不作玄宗。 一三○八年河南登封縣的刻石,又題玄宗,不作太宗。 敦煌本標題作《玄宗題梵書》,證明這首詩在唐末已經流傳,而且證明在唐末是題玄宗作的。 石刻資料見於王昶的《金石萃編》卷一三七,錄附於後。 )。
欲採玄珠日月奔,先須火發制靈根。 朝元萬過金精結,此是登真第一門。 。
綠驥本天馬,素非伏櫪駒。 長嘶向清風,倏忽凌九區。 何言西北至,却走東南隅。 世道有飜覆,前期難豫圖。 希君一翦拂,猶可騁中衢。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府縣同趨昨日事,升沈不改故人情。 上陽秋晚蕭蕭雨,洛水寒來夜夜聲。 自歎猶爲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
金張與許史,不知寒士名。 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 絲色隨染异,擇交士所貴。 竹林固皆賢,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無是非。 土思非不深,無屋未能歸。 革華雖可侯,不敢踐危地。 木奴會足飽,寬作十年計。
零落孤根玉雪團,天孫剪月試天寒。 凡間諱白驕紅紫,却把梅花作杏看。
已向烟霞著脚深,世間萬事不關心。 舊携鴉觜供鉏藥,新典魚須用買琴。 井上引藤初滿架,池南移竹漸成陰。 話行不必須今日,五百年間有賞音。